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夏日清晨,微風習習,不經意間想起了司馬光所寫的《客中初夏》:“四月清明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司馬光通過簡單的寥寥幾句,卻向人展示了雨過天晴,向陽花開的清新畫卷。但這首詩卻是他被迫離開汴京,退居洛陽時所創作的。久居官場的他,早就看夠了人云亦云的柳絮,便不愿自己再成為為了權利摧眉折腰隨風搖擺的柳絮,而選擇做珍惜陽光又樸實可愛的葵花。
司馬光一生為人清正廉潔,戒奢寧儉被世人所敬仰。他所撰寫的《資治通鑒》和司馬遷所著的《史記》在歷史上并稱“雙璧”,對后世的史學和文學都有深遠影響。
“處野草之日,不得將此身看得小;居廊廟之日,不得將此身看得大”,司馬光請辭到洛陽后,居住的住所極為簡陋,司馬光卻為它取名“獨樂園”,意為“天下皆醉我獨醒”,他居住其中卻怡然自得。開始專心致志撰寫《資治通鑒》,當時洛陽正值酷暑,他只能開辟了一間地下室來讀書寫字,當時還有一位名為王拱臣的大臣也在洛陽居住,府邸蓋得氣派華麗,并在最上面一層掛著“朝天閣”的匾額,被洛陽百姓戲說為“王家鉆天,司馬入地”。雖然只是戲說,但是在百姓心中,誰清正廉潔,誰貪得無厭,百姓心中卻自有一番計較,就是在這般清苦的環境中,卻誕生了影響深遠的史學巨著。
“三年清知縣,十萬雪花銀”,司馬光為官四十余載,卻始終堅守本心,兩袖清風。在平日里也是“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有純帛”,司馬光一生只娶了一位妻子,妻子過世后,清貧的司馬光卻無錢葬妻,只能將家中僅有的三頃薄田典當出去,為妻子置棺埋喪,司馬光在朝廷中已是官居高位,但卻要典地葬妻。讓重讀歷史得我,不得不深思。在那個時代,寒窗苦讀多數都是為了衣錦還鄉,蔭佑子孫,可是越是這樣,不走尋常路的司馬光才越發顯得難能可貴。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司馬光一生崇尚儉樸,他告誡兒子“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他為了不讓兒子被奢侈所迷惑,經常列舉史事來勸誡兒子。他一生生性淡泊,不喜奢華,朋友曾送他一床被子,他一直使用打了不少補丁,還叮囑兒子自己去世后,只穿平時穿的衣服,蓋這床滿是補丁被子即可,喪葬事宜一切從簡。
在歷史長河中,為官清廉儉樸的人也許有很多,但司馬光卻是一個以廉立身,以儉成業的“大賢”。在當今社會里,作為紀檢人的我們面對的誘惑更多,我們只有把清廉儉樸的信仰扎根在我們的靈魂深處,才能達到清廉養身的淡泊境界,更好的做好當代的“打鐵人”。(泗縣紀委監委 王婧)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