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清廉為官是我國的傳統政德。“清則百毒不侵,清則正氣充盈。”做人為官當清廉如水、清澈見底、清清白白。我國歷史上出現了許多的賢臣、清官,隋朝前期的趙軌就是其中一個代表。 趙軌,河南洛陽人。其父趙肅為官廉潔謹慎、不營產業。受父親影響,趙軌從小就勤奮好學,注重個人修養,生活樸素清苦,歷任別駕、司馬、刺史、長史等職,以“公清若水”而名留青史。
“還椹東鄰,拒收沉香”。趙軌為官清正廉潔,律己甚嚴,在細微處尤有彰顯。在任齊州別駕時,其東鄰家有桑樹伸到趙軌家院子,桑椹成熟后落至院內。趙軌就讓家人把桑椹撿拾起來,全部送還給鄰居,并告誡兒子說:“吾非以此求名,意者非機杼之物,不愿侵人。汝等宜以為誡。”他用自己的言行告誡子女們,不是自己的東西,哪怕再微不足道也不能據為己有。趙軌有深夜讀書的習慣,為保持頭腦清醒,經常點燃沉香熏屋。他的老朋友得知后,送來一斤沉香。趙軌就講了其“還椹東鄰”的舊事,委婉地拒絕了這份珍貴禮物,老朋友聽后,深受感動,更加敬重趙軌的品德。趙軌為官數年,以其才干及廉正節操為人所稱頌。古語有云:“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趙軌始終清清白白、潔身自好,守好小節、保住大節,終成一代廉吏,名垂千古。
“公清若水,杯水之餞”。趙軌任齊州別駕時,清正為公,政績卓越,“考績連最”,位列上等,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平穩,因此得到文帝嘉獎并征召入朝任職。他離開齊州時,當地百姓扶老攜幼前來送別,一老者手捧一碗清水,眼含熱淚地說,您在我們齊州任職四年,從不接受賄賂,有如水火不相交。如今離別,我們不敢用酒相送,公清若水,就以一碗清水為你餞行吧。趙軌接過水一飲而盡,百姓伏于路旁,灑淚相送。古人云:“清為第一要義。官若不清,雖有他美,不得謂之好官。”正所謂“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一杯清水餞行”飽含百姓對清官趙軌的深深敬重。
“暴禾酬直,以身作則”。趙軌不僅修身自潔、嚴于律己,對下屬官吏要求同樣嚴格。趙軌任原州總管司馬時,有一次夜間出行,有一名部下的馬匹誤入農田踩壞莊稼。趙軌立刻下令,隊伍停止前進,就地宿營。一直等到天亮找到農田主人,查清莊稼損失情況,賠償田主后才率部繼續前行。當地百姓和官吏聞知此事非常感動,“莫不改操”,以趙軌為榜樣養成良好操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趙軌的所做所為也影響了其他官吏,他們都以趙軌為標桿,認真做事,勤勉不貪,吏風民風為之一新。其子弘安、弘智受清廉家風的熏陶,成年后皆知名,為時人所稱頌。趙軌的清廉事跡不僅載入史冊,更因其“公清若水”而德澤長流,清廉之名流芳于后世。
為官者,須恪守為官準則。明朝名儒梁寅曾言:“清、慎、勤,居官三字符也。”“清”即清廉、清正,排在第一位。習近平總書記歷來強調黨員干部要注重修身養德,把“做官”與“做人”統一起來,把“立言”與“立行”統一起來。黨員干部要以史為鑒,以先賢為榜樣,修身自潔,嚴于律己,一心為民,廉潔奉公,始終堅守初心,牢記使命所在,做一名經得起歷史檢驗、對得起人民群眾的新時代“人民勤務員”,讓“公清若水”蔚然成風,讓清廉之風源遠流長。(宿州市埇橋區紀委監委 李清)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