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2012年12月4日,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在那個時候,恐怕不僅普通群眾,甚至連大多數干部都不敢想象這項規定的出臺,會如此深刻地改變了中國的黨風政風——公職人員吃頓飯,得先搞清誰掏錢;出個差,提前查好目的地住宿標準;用公車,得提前報備路線,停在哪里也得時刻謹記紀委的監控……
和黨員干部們公費開支時的提心吊膽、謹小慎微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老百姓對政府部門心氣順了、贊揚多了,黨群干群關系更加端正了,這些也可以說是從一個側面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邁入新時代的可喜變化!
八項規定出臺迄今6年,簡簡單單的幾行字,卻有千鈞之力,把全體黨員干部管得規規矩矩、服服帖帖,“秘訣”何在?其實就在一個“率先垂范,抓早抓小,從長從嚴”,毫不手軟,一如當初,才能時刻讓官員們心有余悸、循規蹈矩。工作回歸了本質,群眾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以上率下,春風化俗,現在連老百姓也把紅白大事辦得簡約了。
習近平總書記諄諄教誨:“好干部是選出來的,更是管出來的。嚴管就是厚愛,是對干部真正負責。”一名干部尤其是中高級干部,其成長過程是非常不容易的,既有組織的培養,也有個人的奮斗,更需要實際工作的歷練,這其中付出的成本是非常大的。而要毀掉一個干部,其實也很簡單,無非是從小禮品、小享受、小違紀……諸如此類開始,逐漸放縱自我、肆意妄為,終至不可收拾、一敗涂地。
這是從“好同志”到“階下囚”,所普遍經歷的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得到及時提醒、警示、懲戒,最后大錯鑄成、鋃鐺入獄,是個人、組織和人民的三輸,其中的損失和教訓不勝枚舉,令人痛心疾首。
黨組織真心愛護干部,真誠對干部負責,就不僅要悉心培養干部,還必須從嚴管理干部。八項規定正是中央從思想、工作、作風、紀律等方面,給各級黨員干部們量身定制的嚴管“緊箍咒”,必須常常念,才能起到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神奇療效。
中國古代有位名醫扁鵲,因醫術高明被人們視作神仙,但他卻說自己的水平與兩位兄長相差懸殊——兩位哥哥都是治病于未萌,病人還沒有感覺到生病,就已經被治好了;而自己只能在病人癥狀嚴重時才下猛藥、施砭石,人即使被救活,也得承受極大痛苦。古語說“良醫者常治無病之病,故無病;圣人者常治無患之患,故無患”,道理也是在這里。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貫徹八項規定精神,必須堅定不移、持續發力、久久為功,通過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日常監督和管理,把對黨的紀律、規矩的遵守從令行禁止轉變為主動自覺,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鑄就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隊伍,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的反腐實踐回應七十多年前的“窯洞之問”。(泗縣紀委監委 劉站)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