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說起林則徐,為更多人所熟知的是“虎門銷煙”“鴉片英雄”“禁煙英雄”這些標簽,卻很少有人知道林則徐清正廉潔的故事。
沒收金鼠參贓官
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林則徐被任命為江南監察御史,巡視江南各地。一次,他到澎湖群島巡視,剛在寓所歇下,就有一個自稱花家的人獻上一盆玫瑰花。林則徐覺得其中有蹊蹺,遂問那人玫瑰花的管理方法。那人張口結舌,只是說:“請大人換只大盆子。”林則徐立刻警覺起來,一腳踢翻花盆,里面現出一個紅布包,包里是一只足有半斤重的金老鼠和一紙信箋上寫道:“ 林大人親收,張保敬獻。 ”林則徐間來人:“ 你是張保的什么人?”那人回道:“張保是我家老爺,小的是他的聽差。”
張保原是江洋大盜,投誠以后,匪性不改,吸食鴉片,擾害百姓,拿不義之財到處行賄,得以層層保舉,短短十年。升到二品澎湖協副將,占據著海防要沖。林則徐立刻將張保行賄的金鼠沒收,上繳國庫;同時繕折具奏,派人速入京。最后,嘉床帝撤了張保的職,并予以懲辦。
發出《傳牌》“三不準”
林則徐與1820年赴湖北接任時,由襄陽發出《傳牌》,云:“伙食一切,亦已自行買備,沿途無須致送下程酒食等物。所屬官員,只在本境碼頭接見,毋庸遠迎。”1830年他離京赴粵查禁鴉片,行前,從良鄉縣向廣東省發出《傳牌》,云:“此行并無隨帶官員供事書吏”,“并無前站后站之人”,“所有尖宿公館,只用家常飯菜,不必備辦整桌酒席,尤不得用燕窩燒烤,以節糜費。此非客氣,切勿故違。至隨身丁弁人夫,不許暗受分毫站規、門包等項。需索者即需扭稟,私送者定行特參。言出法隨,各宜懔遵毋違。”
這“三不準”即:一不準下屬遠迎:二不準擺酒席;三不準索賄受賄。林則徐這種廉潔正派的作風,確實值得稱道。也正是因為這種 潔己奉公、一介不取這品質成就了他“民族英雄”的地位。他的“三不準”即使放在當今也依舊可以作為黨員領導干部的行為準則。
林則徐所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詩中,有這樣兩句著名的詩:“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意思是只要對國家有利,即使犧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絕不會因為自己可能受到禍害而躲開。
立初心易,守初心難。有多少官員在沉沉浮浮的社會環境下,從堅定不移到身心動搖最后墜入深淵。又有多少黨員干部在鋃鐺入獄后,才抱頭痛哭憶起自己的初衷。在全面從嚴治黨的今天,不僅要把“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作為自己的信念,更應銘記自己“茍利人民生死以,豈因錢財忘卻之。”的初心。(泗縣紀委監委第一派駐紀檢監察組 李雅)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