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如果在枯水季節,沿著黃山市黃山區(原為太平縣)仙源鎮麻川河的板石潭臨水一側細細尋找,不難發現一個刻在石壁上的半身頭像,約一尺多長,幾寸寬。隨河水漲落,石像時沉時浮,經數百年侵蝕,現在除眉眼模糊外,輪廓還可分辨。當地人都知道這個人頭像就是明朝萬歷年間家住仙源西門里,在山西絳州當過短短幾年知府的方立誠。
相傳明朝萬歷年間,青年書生方立誠二十完婚之后,父母相繼身亡,家道日漸不繼,生活非常拮據。身無一技之長,只會閉門讀書,家里一切,全靠勤勞節儉的妻子操持。方立誠發現妻子總是好菜不伸筷子,吃飯總要磨磨蹭蹭的。有一次方立誠吃飯時夾起一塊肉朝妻子碗里放去,于是發現了一個貧賤夫妻之間的秘密。妻子的滿碗飯原來是假的,是碗里先襯著一個小碟子,再鋪撒上少許米飯,壘成“滿滿一碗”的假象。方立誠感到很對不起妻子,更加發憤攻讀,在當年就中了進士當了官,于是日夜耕讀修得正果的方立誠立即攜妻走馬赴任。
上任后不幾天,就接到當地富戶程某“叔告親侄案”。程某的哥哥已去世,只剩下寡嫂孤侄,程某想借官府威風制服寡嫂孤侄,兄長留下的家產他就可以為所欲為。為了達到目的,私下給方立誠送去十萬銀票。這顯然是一件有違公道的案子,可是十萬雪花銀又那么耀眼,方立誠正遲疑不決,曾經賢德的妻子卻吹來枕邊邪風,說:“你讀書做官是為了什么?我都為你吃了那么多苦,送上門又沒人曉得的錢不要,那不是傻子?”方立誠經不住妻子一番慫恿就收下銀子。
升堂辦案那天,傳喚到堂的是個十來歲的男孩子,按照當時慣例,首先不問情由就是“四十大板”的殺威板,方立誠畢竟還有點人性,只叫打十大板。可憐十來歲的孩子,軟骨嫩肉的,還沒怎么發育,哪里禁得起那又寬又厚的十大重板子?打過板子抬回家,很快就死了。行賄人程某雖然花了十萬銀票,但輕而易舉辦成了事,心里暗自得意。可是孩子的母親寡婦程氏喪夫失子,悲痛欲絕。寡婦程氏心知肚明,發誓一定要報仇,但她知道憑一己之力扳不動、也告不倒方立誠,就默默的請木匠刻了個人頭像木模,做一種起名叫“立誠糕”的人頭形狀糕餅,讓千人萬眾你一口他一嘴的把方立誠吃掉。程氏還專門在糕餅的人頸處多抹上甜糖,讓人第一口就直接咬斷其頸項。“立誠糕”銷路很好,大家爭相買而食之。
再說方立誠這邊,畢竟拿了不義之財,做了虧心的事,貪贓心虛,總是擔心哪天會東窗事發,內心不踏實,整日精神恍惚。數年后,假托有病辭官回家,遠離山西絳州。而對方立誠恨之入骨的程氏經過多方打聽,一路吃盡辛苦,也轉輾來到方立誠的老家太平縣仙源,先還是做“立誠糕”賣,有些積蓄后重金請來工匠在麻川河板石潭臨水石壁處刻上方立誠的人頭像。枯水季節,石像全部落出來,清晰可見;正常水位,石像一半淹水;水一大,石像全被水淹沒。其目的就是要讓方立誠生生世世都困坐水牢。據說寡婦程氏后來也離開了太平縣,但是麻川河板石潭邊的半身頭像卻留至今日,年復一年,至今已經四百多年了。
出生在太平縣仙源的方立誠,據考證實有其人。從清朝嘉慶《太平縣志·宦業》可以看到,年紀輕輕的方立誠在山西絳州只做了一任知府,其他人為官業績都記載地詳細有據,而關于方立誠卻只了了數語,這倒也側證了民間傳聞所折射的史實并非空穴來風。方立誠貪贓枉法,行不義,坐“水牢”,至今遺笑民間,真是“世路無如貪欲險,幾人到此誤平生”!(黃山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