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安徽黃山市黃山區仙源城南有個地名,叫五馬坊,原來這里樹有兩座高大牌坊,坊名就叫五馬坊,是皇帝敕建紀念清正廉潔的知府趙象的。
趙象,字惟賢。從小性格溫和知禮,衣食住行知道謙讓,孝敬家中長輩,尤其是學習十分勤奮。正德十六年(1521)被選拔為優貢生。沒等參加進士考試,就被朝廷派去當地方官了,可見他的才干。
樂陵三年期滿,趙象被派到鄰縣慶云當知縣。這個縣財政比較困難,但卻山青水秀,是個旅游的好地方。嘉靖皇帝的媽媽章太后喜歡旅游,她要來慶云縣玩,這可急壞了縣衙里的大小官員。而趙象卻不慌不忙,他首先安排了一個素凈的地方給章太后安歇,并在安歇處安排了一個佛堂,焚燒起檀香。然后請了兩個廚師,專門操辦章太后的素饌。安歇處的外院,安排了八個童男、八個童女,聽候傳喚。又雇了八個健力轎夫,專候章太后出行抬轎。
濟州府聞知趙象在慶云縣成功接待章太后,甚得太后滿意,感到很奇怪,懷疑他是不是搜刮百姓而中飽私囊了?調查結果,不但沒加重老百姓負擔,而且吏員也不叫苦;一查帳,報銷的規格都沒有突破。但知府還是不放心,又派人視察趙象住處,結果發現除了兩個隨從,只有一架書和一個裝衣服的舊藤箱,生活十分清貧。考察人長嘆道:“天下清官竟然有像這樣的!真不可想象。”
最得人心的是大張旗鼓的“丈田畝,均賦徭”。趙象就是把賦稅徭役按土地多少攤派完成,那豪強大富和官宦家族占有很多土地,自然就多承擔賦稅徭役了。這一辦法事實上是后來海瑞和畢鏘等人推行“攤丁入畝”的先聲。
這過程中發生了一件事,桂陽老百姓知道后感動不已。有個在外地當知府的,他的家中也有不少土地,他帶來親筆信,叫他家人備銀五百兩上門通融,要求少報田畝。趙象拒收,不予通融。來人以“無人知曉”為由,繼續要求。趙象正色道:“若人勿知,則己勿為。天知,地知,爾家盡知,吾亦知之,何謂無人知曉?暗室虧心,神目如電。爾大戶也,小民奈何!念在同僚,吾不罪爾,咄退!”來人只得抱慚而退。這件事很快在桂陽一府六縣傳為美談。趙象又檄傳各縣:勿得受賂循私。桂陽全郡政風一時肅然。
趙象在桂陽府任滿后,朝廷還準備給他升職。他深知繼續升遷,憑自己的性情,不干好,不利民,誓不罷休,所以他深知擔子越來越重,同時也看到仕途風險會越來越大,他已經力不從心了。雖然還沒到老退時,就以“行將老邁,微軀難濟”為詞,堅持要求告老還鄉,終于得到批準。
趙象是嘉靖二十二年(1543)秋季到家的,太平歷史上著名縣令劉元凱到任后不久,就知道了趙象的人格和清節,很是崇拜,經常拜訪求教。趙象說得很懇切:“牧民也者,恤民也。秩俸外,錙銖皆是臟私。”意思是說,管理地方,關鍵是愛護老百姓;特別是錢物,除秩俸外,多向老百姓要一絲一毫一點一滴,都是貪臟循私。一句話說到底,為民父母官,就是要廉政愛民。所以趙象遠在外地為官幾十年,從不帶家眷子女,只帶兩個隨從,不增加任所負擔。
不久,湖廣桂陽府為他申報旌表的喜報來了,嘉靖皇帝圣旨嘉獎,破例特許給趙象府第所在的中市街南北兩頭,同時敕建“五馬坊”,以嘉獎趙象為官幾十年的勤勵和清節。
牌坊的名字很多,“五馬坊”是什么意思呢?漢朝時,知府享有五馬拉車的威儀:一匹頭馬在前引導,兩匹轅馬并排駕轅,左右轅外各有一匹馬叫“驂馬”幫轅。因此,“五馬”就成了知府的代名詞。(黃山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