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根據省委統一部署,2023年7月14日至9月15日,省委第八巡視組對大觀區開展了巡視。2023年11月22日,省委第八巡視組向大觀區委反饋了巡視意見。按照巡視工作有關要求,現將巡視整改進展情況予以公布。
一、強化政治擔當,堅決扛起責任,推動巡視整改落細落實
(一)堅持對標對表,提高站位抓整改。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巡視工作特別是巡視整改工作的重要論述,傳達學習省委書記專題會議精神、省委第八巡視組巡視大觀區反饋會議精神,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切實從學習抓起、從思想改起。召開區委常委會巡視整改專題民主生活會,區委常委對照巡視反饋意見,對標整改方案,進一步檢視問題、剖析原因、明晰舉措,做到政治上對標對表、思想上警醒警覺、行動上立行立改。
(二)堅持以上率下,壓實責任抓整改。嚴格落實“區委負總責”要求,成立巡視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整改工作方案;區委主要負責同志認真履行整改第一責任人職責,帶頭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帶頭領辦具體整改事項,先后主持召開區委常委會會議、領導小組會議、專題調度會議等30次,研究部署巡視整改工作。巡視整改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負責巡視整改工作的日常協調和跟蹤分析匯總,實行臺賬式管理、責任化推進、閉環式銷號。區委、區政府負責同志結合分管領域,各司其責,合力推進整改工作。
(三)堅持靶向施策,細化舉措抓整改。制定《中共大觀區委關于落實省委第八巡視組對大觀區巡視反饋意見整改工作方案》,圍繞省委巡視指出的問題,逐條逐項分析研判,梳理癥結原因94條,制定整改措施178項,分解子任務109個,一一明確牽頭領導、責任部門、完成時限。將省委巡視反饋問題整改與省委書記專題會議指出重點問題整改、省委專項檢查工作整改以及市委巡察整改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體落實。
(四)堅持從嚴從實,務求實效抓整改。制定整改推進工作流程圖,建立責任落實、統籌調度、督導檢查、追責問責等6項工作機制,實行“一單一函一提示”,印發工作提示、督辦函、交辦單24期,強化日常跟蹤盯辦。堅持舉一反三,深入開展12個專項整治行動,推動民生工程、基層黨建、“四風”整治等領域工作規范發展。注重建章立制,針對區委自身建設、產業平臺發展等短板弱項,建立健全制度機制69項。
二、突出問題導向,強化工作舉措,推動問題整改走深走實
(一)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實踐、落實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方面
1.強化理論武裝。一是出臺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規則、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調查研究工作推動現代化美好大觀建設的意見等制度。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圍繞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等開展理論學習、交流研討、專題輔導62次,成員列席旁聽鄉鎮街道和部分區直單位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25次。強化學習調研成果運用,完善了皖河、???、集賢關“三大片區”以及菱湖經濟圈發展思路、推進措施,今年2月獲省政府批復同意開發區移區,發展空間不足問題得以破題。二是通過開展鄉鎮街道、區直部門、開發區“比曬拼創”活動,激發了廣大干部干事創業內生動力。大觀區2023年三、四季度和2024年二季度均獲全省投資“賽馬”激勵,入選安徽省制造業發展增速10快區。三是用好、用活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巡視整改以來,累計開展愛老助老、延喬故事宣講比賽、移風易俗、學雷鋒志愿服務等活動222場,使用率和群眾參與度、滿意度明顯提升。
2.深入推進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一是完善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工作機制,學習鎮江市潤州區經驗推進菱湖經濟圈建設,設立大觀區(上海)人才工作站,舉辦上海安慶商會“大觀行”等活動。二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先后成立4支產業縣干招商組,組建2支科干招商分隊駐上海、深圳駐點招商,瞄準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開展招商引資。巡視整改以來,先后招引落戶億元以上項目27個,來自長三角項目22個,占比81.48%,霍桐儀器等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項目21個,占比77.78%。三是嚴把招引項目質量關,巡視整改以來,已對中科科樂等重點項目開展盡職調查,在庫46家規上制造業企業中,稅收1000萬元以上企業從1家增長到3家,高于50萬元企業占比提升至63.04%。
3.落實長江“共抓大保護”戰略部署。一是堅定不移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提高貫徹落實長江大保護等“國之大者”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二是加快推動西江江豚遷地保護基地整治工作,2024年7月大觀區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項目獲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西江與長江連通主體工程已完成,實現長江與西江水體交換連通。三是持續推進“十年禁漁”工作,健全禁漁監管長效機制,對16起非法捕撈案件依法處置到位,并開展警示教育。巡視整改以來,未發生有組織的非法捕撈案件,大觀區獲評“2022-2023年度全國平安漁業示范縣”、2023年度“安慶市禁漁工作先進縣(市、區)”。
4.狠抓中央和省委專項工作落實。一是持續推進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開展涉黑涉惡全量線索起底清倉、“打早除小”等行動,深化平安大觀創建,群眾安全感和政法工作滿意度穩中有升,獲評“2023年度全省平安建設優秀區”。巡視整改以來,電詐發案數同比下降31%。二是強化文化遺產保護,制定大觀區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實施方案,開展全區文物資源調查和歷史建筑排查,建立文物建筑和歷史建筑清單,分級分類評估風險,分階段加強修繕保護,已修繕文物建筑20處、歷史建筑38處。實施大觀亭歷史文化街區保護項目,增設消防栓、滅火器等設施,消除街區消防安全隱患。
5.樹立踐行正確政績觀。一是結合區情實際,謀劃和招引項目,將項目投資工作融入到高質量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區委區政府領導班子及成員在民主生活會上對照樹立踐行正確政績觀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二是出臺政府投資管理辦法,統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老城區內澇治理、集賢關生態環境治理、幸福河巨網段綜合治理工程等政府投資項目。三是制定長三角科創平臺招商引資工作計劃、招商引資管理辦法和服務工作機制,引進入駐研發中心、科創中心、培訓服務中心6家,使用面積18623平方米,占總可使用面積56%。四是引進江蘇澤農運營管理公司,推進長三角三產融合智慧農業示范區現代農業科技加工產業園一期建設,目前溫室大棚項目改造工程已完工,育苗區已投入使用。五是加快推進智慧大觀聯動中心二期項目建設,出臺聯動中心“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辦理工作流程、疑難事項聯合會商等制度機制,視頻融合、及時處置等6項重要功能初步實現聯動。建立縣干指揮長輪值機制,發揮智慧聯動中心調度作用,提升實戰化指揮能力,借助數字化力量,通過智慧平臺和慧治大觀APP調度推進黨的建設、信訪維穩、安全生產、文明創建、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
(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
6.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堅定“工業立區”“工業興區”發展戰略,新獲批的大觀經濟開發區主導產業變更為新型建材、新一代信息通信、電氣設備制造,2024年以來新引進十大新興產業項目12個。建立傳統產業重點支持白名單企業庫,支持菱湖漆等企業加快“智改數轉”,獲批制造強省獎補資金373.3萬元,培育省級數字化車間1家、市級智能工廠2家。二是一體推進皖河、海口、集賢關“三大片區”開發建設,完成皖河片區2.89平方公里產業園和倉儲物流園控規編制,啟動石化聯盟地塊詳細規劃編制,高標準推進獨秀園北側礦山生態修復,同步推進疏港大道、皖河和??谖鬯幚韽S、十里標準化廠房二期等重點工程建設,巡視整改以來累計清理盤活閑置低效用地2000余畝,長三角綠色農業產業園路網基本成型,發展空間“卡脖子”難題得到進一步破解。三是加快規上工業企業梯次培育,巡視整改以來,新增規上工業企業8家,傳統型企業產值占比由2022年75.2%下降到當前的51%。深化科技賦能,48家規上工業企業中,38家有研發投入,17家開展了產學研合作,占比較巡視時分別上升28%、7.5%。高企、科技型中小企業同比增長13.3%、78.26%。
7.深化“三產”融合發展。一是現代服務業發展穩中提質,制定商貿業提質升級行動方案,巡視整改以來,新增限上企業38家。2024年上半年社消零增速5.1%,城區第2。發揮菱湖經濟圈創新委員會作用,累計引進阿里云數字經濟產業園、大賬房互聯網新零售等現代服務業項目24個,盤活閑置樓宇資源7處。成功舉辦“熱辣滾燙”黃梅戲文化市集,新能源龍頭車企蔚來集團入駐丁香路汽車城,服務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1.2%。二是推進農業產業“接二連三”,柏兆記食品產業園、竹木制品生產線建設等項目簽約入庫,永強番鴨冷鏈物流項目試運營。促進鄉村產業興旺,“一村一品”發展靈芝、羊肚菌、絲瓜絡等特色產業,新培育省級家庭農場、示范合作社7家,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50萬以上強村占比達94.1%。積極申報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今年新增7家,總數達25家。三是制定大觀區建設大黃山世界級休閑度假康養旅游目的地建設實施方案,落實旅游發展專項資金,大觀亭歷史文化街區、集賢時空文創園2個項目入選2024年省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四是辦好民生實事,廣成圩外5個村全部完成城鄉供水一體化改造,大觀區在2023年度全市民生工作考核中綜合排名城區第1、全市第4。
8.著力增進民生福祉。一是加快推進菜市場“建改轉”工作,城區菜市場實行“一場五員”管理機制,花亭、湖濱菜市場已投入使用,四眼井、榮升菜市場基本建成,即將投入運營。四方城菜市場獲評省級四星級菜市場。二是??阪偛耸袌鰡⒂盟菰措娮映?,加大保潔力度,環境明顯改善,群眾滿意度逐步提升。三是進一步加強和規范養老服務站點運營管理,對職責落實、陣地建設、為老服務活動開展和運營管理等方面進行監管,站點作用得到有效發揮,通過開展居家上門服務等措施,護理類、生活類設備得到較好利用。
(三)全面深化改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方面
9.充分發揮區委總攬全局作用。一是優化區級議事協調機構,出臺管理辦法,規范議事協調機構的設立和運行,書市大溝整治等階段性工作已完成的議事協調機構已全部撤銷,按照省、市機構改革統一要求,區委區政府議事協調機構總數優化調整為24個。二是強化對政法工作的領導,加強政法干部隊伍建設,區委主要負責同志緊盯政法基層基礎短板弱項,先后8次研究調度、推進解決基層派出所搬遷、掃黑除惡、執行難等重點事項,并強化跟蹤督辦。區法院執行到位率大幅度提升,區檢察院2023年滿意度考評居全省第一方陣。
10.縱深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一是今年以來,區委深改委召開3次會議,定期聽取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及8個專項小組工作匯報,制定重要改革任務推動落實機制,規范工作運行。二是分年度推進企業改制,被單廠、毛毯廠合計發放安置資金2500余萬元。三是制定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發展任務清單,搭建3家一級平臺公司架構,完成企業法人變更、高管人員任命、職工內部競聘與選聘,建立董事會議事規則、績效考核管理辦法等現代企業制度。四是推進大觀經濟開發區體制改革與機制創新,統籌安排使用原大觀新城管理局干部,提升園區企業服務水平,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建設工作。
11.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一是制定進一步規范合法性審查辦理工作的實施辦法、公平競爭審查工作實施方案,巡視以來,合法性審查辦件38件、增量公平競爭審查辦件16件,均做到應審盡審,巡視前需補審的全部完成。二是加強依法行政,舉辦科級干部依法行政培訓班,進一步提升黨員干部法治觀念和依法行政能力。今年以來,區政府及政府部門20件被訴行政訴訟案件敗訴僅1件,敗訴率大幅下降,依法行政水平明顯提升。
12.增強防范化解風險能力。一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重要論述,將風險防范工作納入黨校主體班次課程,進一步樹牢黨員干部底線思維和風險防范意識。二是推進平臺公司轉型和市場化運營,加強與京東合作,5家企業落戶供應鏈云倉項目,拓展運營??诩巴詈映青l供水一體化等業務,不斷提升自我發展能力。三是清查平臺公司各類往來款項,并進行逐筆甄別,有序推進清理工作。出臺政府財政資金與平臺公司資金往來結算管理辦法,清理平臺公司債權債務、理順政府與平臺公司關系,妥善處理各類存量債務,防范債務風險。四是強化保密責任制落實,舉一反三開展保密檢查、培訓、警示教育等工作,堅決筑牢保密防線。
(四)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
13.壓緊壓實“兩個責任”。一是制定區委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區紀委履行全面從嚴治黨監督責任清單,運用約談提醒、警示教育等方式進一步壓實管黨治黨責任。二是召開區委常委會全面從嚴治黨專題會議,聽取落實監督責任情況匯報,研究部署2024年落實主體責任重點任務,相關縣干圍繞社會穩定、生態環保、長江禁捕等重點領域作述責發言。三是加強案件梳理分析,研究提出對策建議,巡視整改以來,運用“四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153人次。
14.切實履行班子成員“一崗雙責”。一是印發《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清單》,對領導班子成員履行“一崗雙責”情況進行細化規范,定期聽取區紀委監委、區委組織部、區委宣傳部等單位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情況匯報,壓實各級黨組織管黨治黨責任。二是印發區黨政領導班子成員落實“一崗雙責”工作提示函,2024年以來,黨政班子成員研究部署、調度推進、聽取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匯報等46次,主動約談分管單位“一把手”、領導班子和重點崗位人員。三是對有關單位開展政治生態分析研判,對發現的問題督促整改到位。
15.扎實做好政治巡察“后半篇文章”。一是嚴格落實區委書記專題會議要求,區委主要負責同志對巡察發現的重點事和重點人提出明確整改意見。二是對巡察發現的共性問題,向相關部門制發巡察建議書,督促開展專項治理。三是針對反饋問題開展追責問責,共問責6人次。四是通報曝光查處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案例5起6人,分級分類分層開展警示教育。
16.持續強化監督執紀力度。一是緊盯重大決策部署落實、違規吃喝等12項重點工作開展監督檢查,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64個,印發通報13份。二是制定大觀區政治生態分析實施方案,區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對全區政治生態情況進行分析研判,針對分析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要求相關單位扛牢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強化整改落實,持續鞏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三是加大執紀力度,開展執紀執法“寬松軟”問題專項排查,對發現的問題予以整改。
17.主動發揮問責“利器”作用。一是嚴格執行《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切實提升紀檢監察干部主動監督、精準問責的能力。二是針對巡察反饋指出的有關問題,依規依紀嚴肅處理到位;制定大觀區高齡津貼發放制度及管理辦法,加強對全區高齡津貼發放工作的監管。
18.有效提升反腐敗協調小組履職能力。一是修訂大觀區委反腐敗協調小組工作規則,配套出臺協作配合暫行辦法,厘清成員單位工作職責,規范線索移送程序。二是向各成員單位印發《關于全面梳理未及時移交問題線索的函》,組織全面摸排2018年以來應移交未移交問題線索。三是組建區委反腐敗協調小組問題線索專班,結合區審計局移送的審計報告等監督檢查成果進行全面排查,主動發現問題線索,對相關責任人均進行了問責。
19.加強重點領域廉潔風險防控。一是加大辦案力度,對相關案件進行“回頭看”重新核查,對相關責任人予以黨紀政務處分。二是排查涉企獎補資金,對不規范的部分,查明問題原因及癥結,制定整改舉措及任務清單,修訂完善大觀區財政獎補資金審批管理辦法,規范各類獎補資金發放,從源頭上堵塞制度漏洞。三是開展應收賬款全面清理工作,印發大觀區關于進一步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往來款清理的通知,定期清理各行政事業單位往來款項。四是開展區管集體企業專項整治行動,明確主管職能部門,強化對企業的業務指導和資產監管,持續推進集體企業深化改革。五是開展轄區工程建設招標投標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制定大觀區招標采購工作指南,進一步規范明確采購項目和采購流程。
20.持續糾治作風頑疾。一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持續糾治頑瘴痼疾,堅決防止“四風”問題反彈回潮。二是建立常態化督查互查機制,巡視以來,通報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5起。
(五)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方面
21.加強領導班子自身建設。一是健全完善工作機制,出臺《中共大觀區委關于加強區委班子政治建設的決定》,建立區委工作規則、區委書記專題會議議事規則、黨政重點工作例會等制度。二是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事項及時向區委常委會報告,提請會議研究審定。人事變動后及時研究區委常委分工并報市委備案,同步規范區管領導班子成員分工調整報備。三是規范“雙重”組織生活,巡視整改以來,區委、區政府黨員領導干部均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所在支部組織生活會,并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22.強化干部隊伍建設。一是制定科級后備干部培養管理辦法(試行),建立各層級后備干部庫。二是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出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治素質考察辦法(試行),落實干部考察政治素質“雙簽字”制度,將政治素質表現情況納入區管領導班子和區管干部考核。三是堅持人崗相適、人事相宜原則,2024年以來,區委調整不適宜擔任現職干部6人。四是嚴格執行干部選拔任用程序,巡視整改以來,召開8次區委書記專題會議,均按程序醞釀干部任免事項。
23.嚴格干部教育管理。一是加強黨員干部教育培訓陣地建設,區委黨?;具_到“六有”標準。結合工作需要,優化培訓課程設置,擴大培訓覆蓋面,有針對性地開展鄉村振興、“雙招雙引”、基層治理等專題培訓班。二是制定干部日常監督管理辦法,細化干部日常監督、“八小時以外”監督等舉措。開展違規經商辦企業摸底排查、“全面客觀考察識別干部”課題調研等工作,發揮干部監督聯席會議、“12380”舉報平臺等作用,加強干部日常管理監督。三是在全區范圍內開展抽借調及混編混崗人員專項清理行動,出臺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管理辦法(試行),從源頭上進一步規范管理。
24.深入推進人才強區戰略。一是強化區委對人才工作的領導,巡視整改以來,區委常委會研究人才工作3次,出臺“大觀工匠”人才管理服務實施辦法,將人才工作納入黨建工作考核和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壓實“一把手”抓“第一資源”責任。二是落實財政保障增長機制,將人才工作專項經費列入年度預算。在上海、無錫分別設立人才工作站和電磁材料研發中心。三是加強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已實現38家行政執法單位人員持證執法全覆蓋,評選出首屆10名“大觀工匠”。四是舉辦“招才引智高校行”、安慶一中上海校友會座談交流會等系列活動,人才公寓入住率達70%,新增技能人才448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45人。申報海外引才計劃、“江淮英才”等重大人才申報獎補項目3個,該工作在市級考評中位次前移。
25.樹牢大抓基層導向。一是制定區委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工作規則,巡視整改以來先后召開4次會議,研究推進黨紀學習教育、機關黨建、2023年度縣(市、區)委(工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反饋問題整改等工作。區委主要負責同志多次下沉一線開展基層黨建工作專題調研,著力解決黨群服務驛站建設、紅色物業等短板問題。深入推進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有效融合,調整區直機關黨支部書記18個,黨員主要負責同志擔任黨支部書記比例提高到95.12%。二是建強黨群服務陣地,通過升級改造、協調辦公用房等措施,推動23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面積達標。三是規范基層黨組織活動,開展黨組織活動有償化全面摸排,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了處理。四是加強非公企業黨員發展工作,2024年在大觀經濟開發區發展非公企業黨員2名。
26.強化組織處理。一是對巡視整改以來受黨紀政務處分的36人逐人分析研判,按有關規定,給予組織處理5人。二是發揮考核激勵作用,優化綜合考核工作,今年5月已完成2023年度區管領導班子和區管干部考核。三是規范發放績效獎金,開展違規發放績效獎金清理專項行動。四是嚴格落實目標管理績效考核辦法,對績效考核末位的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談話,對連續兩年考核末位的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職務調整。
27.健全容錯糾錯機制。一是堅持事業為上、實事求是、依紀依法、容糾并舉等原則,出臺大觀區黨政干部容錯糾錯操作辦法(試行),編印典型案例5篇,樹立“干部為事業擔當、組織為干部擔當”的鮮明導向。二是嚴格執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規定》,樹立實績導向,規范職級晉升程序,職級晉升不搞年齡“一刀切”。巡視反饋以來,擇優推薦晉升一至四級主任科員71人次,事業單位職員等級晉升54人。
(六)落實巡視整改和成果運用方面
28.推動巡視整改責任落實。巡視整改以來,先后召開區委常委會會議、領導小組會議、黨政聯席會議、整改調度會議共58次,研究推進巡視整改工作。建立健全整改推進機制,落實全流程閉環管理。在巡視整改專題民主生活會上,區委班子和班子成員對照巡視反饋問題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三、堅持久久為功,注重標本兼治,推進整改成果常態長效
(一)持續壓實巡視整改政治責任。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巡視工作的重要論述,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上來,壓實主體責任,強化監督責任,全力抓好巡視“后半篇文章”,以實實在在的整改成效體現政治擔當。
(二)持續推進問題整改提質增效。堅持態度不變、標準不降、力度不減、勁頭不松,對已經完成階段性目標的整改事項,認真跟蹤問效,防止問題反彈;對取得初步成效但尚未全部完成的整改事項,按照既定措施和時限穩步推進整改,確保按期整改到位;對需長期堅持的整改事項,進一步完善長效機制,持續發力,久久為功。
(三)持續推動整改成果轉化運用。堅持將巡視整改融入日常工作、融入深化改革、融入全面從嚴治黨、融入班子隊伍建設,與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推進黨紀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貫徹落實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等中心工作緊密結合,切實把整改成果轉化為推動大觀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奮力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美好大觀建設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歡迎廣大干部群眾對巡視整改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如有意見建議,請及時向我們反映。聯系電話:0556—5502086;郵政信箱:安慶市大觀區皇冠路1號區政務中心區委辦公室(郵編:246000);電子郵箱:dgqwxxk@126.com。
中共大觀區委
2025年1月15日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