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10月1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他指出:六尺巷承載著中國古人的歷史智慧,要弘揚好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互禮讓、以和為貴。重溫“一張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這句詩,深刻體悟出作為黨員干部,要守好“小節關”、叩開“群眾關”、把牢“親情關”。
一悟“不矜細行,終累大德”。吳家與張家蓋房發生糾紛,縣官稱“憑相爺作主”,大學士張英沒有以權謀私,直言“讓他三尺”,張英自每一點小節處守好清廉底線,終名留千古。在黨紀學習教育中我學習了很多警示教育案例,干部都是從一個紅包、一張禮品卡開始淪陷,于小節處失守,最終由“微腐敗”變成“大禍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小事小節中有黨性,有原則,有人格”,作為黨員干部要守好小節,才能行穩致遠。要清醒認識“白袍點墨,終不可洗”,要努力做到“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堅決做到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
二悟“惟賢惟德,可以服人”。在六尺巷的故事中,張家拆讓三尺,吳家深為感動,也讓出三尺,六尺巷由此形成。吳家之感動,深刻說明了只有清正廉明才能獲得群眾的信服與愛戴。無獨有偶,北宋時期的包拯也因為其為官清廉深受百姓愛戴,清廉形象被很多文藝作品廣為傳播。今年2月,在風景區群眾身邊腐敗問題集中整治中,鄉紀委接到群眾關于居民小區路面積水嚴重的投訴,立即監督推動職能部門解決該群眾身邊“急難愁盼”問題,經過督促協調,目前居民點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已經開始施工,群眾對該項工作表示了肯定。經此一事,我深深意識到,黨員干部只要帶著一顆“公心”為民服務,以群眾“臉色”檢驗工作“成色”,就能夠以公正嚴明、干事創業的真心叩開群眾“心門”。
三悟“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張英一紙書信,平息了家人爭利的心思,讓一場糾紛無形中化解,并成就了一段互相謙讓的佳話,既加強了家人的道德修養,又守好了優良家風。“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九華鄉也有一處老田吳氏家風家訓,老田村吳氏自西漢至九華山定基有2000余年,秉持“明禮仁讓”的家風家訓,始祖棟材公剛正不阿、一心為民,用之公高義濟眾、積善行德,其后又有泰伯讓賢、季札讓位、吳襄讓學等事跡,其傳承下來的家風文化蘊含著廉以養德、廉潔修身、廉潔齊家等價值觀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每一位領導干部都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時,嚴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作為黨員干部,我們要在提高自身修養的同時,言傳身教,帶領全家一起進步,樹立廉潔家風。
傳承廉潔文化,弘揚風清氣正。愿大家都能從六尺巷的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保持學習勁頭,常懷為民之心,樹牢為民理念,勇于挑起重擔,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中勇立潮頭,激蕩新氣象。(池州九華山風景區九華鄉紀委 王沁言)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