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今年以來,青陽縣以鎮(村)廉潔文化為抓手,在廉潔文化“六進”的基礎上,持續深入打造廉潔文化進村社示范點,結合地方特點和地緣因素,將廉潔文化陣地拓展至村社,聚力打造“見”廉、“聽”廉、“養”廉的全方位、立體式廉潔文化建設體系。
見廉于景,潤物細無聲。“這些廉政漫畫圖文并茂,將嚴肅性與觀賞性融為一體,很接地氣,特別受黨員群眾歡迎……”走進廟前鎮各美麗鄉村建設點,一行行清廉格言警句,一幅幅廉潔故事畫面在居民外墻、道路兩邊隨處可見,引得過往黨員群眾紛紛駐足欣賞。
近年來,青陽縣紀委監委緊密結合本地廉潔元素,依托廟前鎮、酉華鎮及朱備鎮等鄉鎮原有景點拓展廉潔文化宣傳功能。以酉華鎮為例,該鎮紀委結合宋沖村“蓮花池”“竹林”“涼亭”等原有景點,設置景觀小品4個、繪制墻畫3處、打造“清風亭”1處,形成了長約10余公里“廉潔文化帶”,聚點成線,構筑了處處見廉處處有景的多元廉潔文化景觀,讓村社居民耳濡目染,于潛移默化間夯實廉潔思想的基石。
聽廉入耳,沐清風正氣。“不忘初心兩袖清,牢記使命百事銘。”“守廉守正合家福,持勤持儉萬事興。”傍晚時分,陵陽鎮的廉潔文化廣場上響起了陵陽八大姓的家規家訓。“廣場建好后,不僅美化了環境,還讓大家在休閑之余受到廉潔文化熏陶。”聽著廣播中的身邊事、家訓家規,廉潔文化廣場成為村民們在閑暇時的一種談資。
家風是廉潔文化建設中重要的一環,青陽縣紀委監委注重從優秀家規家訓中汲取營養,推動廉潔文化教育融入家庭日常生活,深入挖掘陵陽村“八大姓”、石安村“章氏”、樂元村“吳家”家風家訓,以文字、漫畫、小故事等形式,展現當地優良家風家訓,讓干部群眾自覺用優良傳統和廉潔文化熏陶思想、洗滌靈魂。同時,該縣紀委監委鼓勵各鄉鎮運用典型人物開展正面典型宣講,生動鮮活講述本地歷史文化名人的清廉思想、清廉典故、清廉故事,以前人高尚風范引領后人學習敬仰。
養廉于心,厚植廉潔沃土。“以前,不少人好面子比排場,婚喪嫁娶、賀壽滿月,各種各樣的酒席鋪天蓋地,自從有了村規民約后,大操大辦的情況沒有了。”廉潔要從小事小節做起,從點滴之間培育。青陽縣紀委監委鼓勵各鄉鎮紀委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平臺,聯合文明辦、婦聯等力量,大力弘揚文明新風、推進移風易俗,通過接續舉辦“好媳婦、好婆婆”、“池州好人”評選以及“和睦夫妻幸福家庭”故事分享會等活動,把普通人的處世準則、優秀家風傳播到群眾中,讓廣大群眾接受“以廉為美、以廉為樂、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尊廉崇潔教育,進一步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農村基層延伸拓展,引導黨員干部清正廉潔、人民群眾向上向善。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挖資源,結合黨紀學習教育,不斷創新廉潔文化載體,打造一批‘叫得響、立得住、傳得開’,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潔文化精品,推動廉潔文化融入日常浸潤人心,營造崇廉尚廉的良好社會氛圍。”青陽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道。(池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