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2023年以來,安慶市紀委監委主動順應人工智能時代發展,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探索建設全市紀檢監察智慧監督平臺,實現信息互聯互通,助力監督常在、反腐敗防線前移。
破解“信息孤島”,夯實平臺基礎。為破解海量數據散布于各部門的“信息孤島”難題,市紀委監委持續加強頂層設計,牽頭成立智慧監督平臺建設領導小組,統籌民政、財政等26家市直部門和各縣區紀委監委工作力量,建立定期交流培訓、分析研判、會商調度等工作機制,集中精力、匯聚資源、加強聯動,有力有效有序推進平臺建設。依托安慶“城市大腦”已有平臺,以全市紀檢監察智慧監督平臺為主平臺,11個縣級監督平臺為子平臺,建設具有安慶特色的“1+11”智慧監督模式。做大做強“數據倉庫”,推動相關職能部門數據信息“一網整合”,實現數據信息互聯、互通、互動,為精準監督提供數據支撐。
搭建監督模型,實現精準監督。市紀委監委將城鄉低保、涉公執法、公務用車等14個領域作為首批重點監督領域,構建大數據監督預警模型,篩查異常數據,提示廉政風險。全市兩級紀委監委與黨委政府職能部門快速聯動,迅速核查,建立健全“線上分辦、線下交辦、重點自辦、全程督辦”辦理流程,堅持全流程閉環管理,及時查處和糾正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對查實的違紀違規問題進行嚴肅處理。
強化深度融合,推動基層治理。市紀委監委利用大數據深挖預警信息背后的共性問題和普遍性問題,梳理歸納出群眾“急難愁盼”的突出問題,并以此為切入口,統籌協調開展區域性、系統性、行業性問題專項整治,以更加精準有效的監督執紀執法回應群眾期盼,確保群眾所盼“有始有終”,群眾意見“落地有聲”。以平臺預警較多的低保資金、高齡補貼、殘疾人補貼資金等問題為著力點,部署開展全市違規發放領取民生資金整治行動,并納入全省深化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1+5+N”專項整治。同時,督促相關職能部門舉一反三、立行立改,堵塞制度漏洞、補齊監管短板,達到查處一案、規范一域的效果,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度。2023年,智慧監督創新做法先后3次被中國紀檢監察報頭版刊載報道。
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推動數字技術深入融入紀檢監察各項業務,建設一體化工作平臺。下一步,市紀委監委將不斷豐富完善大數據平臺的監督內容,擴大監督范圍,持續發揮大數據為紀檢監察工作賦能、賦智、賦力作用,以大數據監督助力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安慶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