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今年整體收入情況怎么樣?符合條件的優惠政策有沒有申請下來?遇見困難可以與我們聯系......”這是六安市霍山縣漫水河鎮紀委工作人員扎實開展日常監督的一組鏡頭。
近年來,六安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盯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統籌用好各類監督平臺,創新監督方式,多方面持續提升監督針對性、精準性、實效性。
做實做細日常監督。綜合運用座談、參加或列席會議、現場調查等日常監督方式,深入基層聽取意見、發現問題。嚴把干部政治關、廉潔關,全面梳理問題線索及處置情況,審慎穩妥做好黨風廉政意見回復工作。充分發揮派駐監督“探頭”作用,通過壓實責任、強化考核、督促調度等一系列措施,督促派駐機構扛責擔責、履職盡責。2023年以來,全市各派駐機構共處置問題線索224件、同比增長120.6%;立案63件、同比增長117.2%。
持續擦亮巡察利劍。聚焦鄉村振興、教育和國企、城市綠化工程等領域扎實開展五屆市委第三、四、五輪巡察,累計巡察黨組織220個。突出加強對“一把手”監督,形成“一把手”專題材料30份,先后向15名被巡察單位前任主要負責人發出協助整改提醒函。抓實巡察“后半篇文章”,對28家被巡察黨組織整改情況開展檢查評估。創新巡察方式,六安市“背包式”巡察有關做法在全省對村(社區)巡察工作推進會上作交流發言,《人民日報》深度報道。
提升基層監督質效。深化鄉鎮(街道)紀檢監察協作區制度化規范化建設,組織開展全覆蓋交叉互查。充分發揮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作用,推動解決群眾投訴問題9973個,群眾評價滿意率達98%,2023年7月,六安市榮獲全省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建設優秀單位稱號。深入分析農村集體資產運營管理問題,積極探索“制度+科技+責任”的工作模式,建立農村集體資產經營管理監督平臺,積極開展試點工作,取得較好效果。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責定位,不斷加強與職能部門的聯動協作,以紅廉教育、專項整治、案件查辦等為切入點,織牢織密監督網,推動形成各負其責、貫通協同的強大監督合力。”該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六安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