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自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上線運行以來,弋江區積極打造“廣泛發動+精準運用+跟蹤問效”模式,通過“曬”出權力清單、強化全流程監督、延伸監督觸角等措施,聚焦基層小微權力運行的關鍵點和風險點,拓展監督路徑,有力提升日常監督的靈敏度、精準度、鮮活度。
基層治理多了“監督哨”
“現在在家已經聞不到油煙味了,終于可以打開窗戶呼吸新鮮空氣了,這平臺真不錯!幾天的時間就解決了困擾我們幾十戶家庭的大難題!”家住弋江區十里社區的居民老楊對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的辦事效率連連稱贊,并在平臺上給予“非常滿意”的評價。
近日,弋江區澛港街道紀工委在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上收到了一條關于餐飲門店油煙污染影響居民生活的投訴,街道紀工委隨即啟動線上辦理模式,第一時間將該條投訴交辦至街道環保辦。環保辦聯合社區立即對這樓棟一樓餐飲店挨家挨戶檢查,最終發現某餐飲店因油煙凈化器老化,雖經過多次維修但還是排放不達標,隨后要求店家按照規定及時更換新的油煙凈化器,并協助該家餐飲店將排放管道改道讓油煙排到地下深處。老楊反映的問題解決了,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更高了。
為充分發揮平臺“監督哨”作用,弋江區紀委監委積極主動作為,運用“欄(公開欄)、冊(宣傳手冊)、屏(電子滾動屏)、微(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模式,采取線下和線上相結合、傳統和新型相結合,加強平臺宣傳推廣應用,提高群眾知曉率和參與度,引導群眾把身邊的矛盾及時在屬地最小網格化解。
一份清單,使小微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一個手機平臺,讓群眾監督觸手可及;一名村級紀檢委員,吹響群眾身邊的“監督哨”……
排憂解難有了“好幫手”
“要始終繃緊投訴滿意度這根弦不放松,老百姓反饋不滿意并持續投訴的問題,我們都要引起高度重視,要盡快轉線下辦理,必要時要牽頭組建協調小組推動化解。”近日,在弋江區小微權力推進會上,黨風室主任指著一起重復投訴件,斬釘截鐵地說道。 此前,弋江區紀檢監察干部在平臺上敏銳地捕捉到一起重復投訴件,某居民在12345平臺上多次投訴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在得到答復后,投訴人不僅不滿意反而繼續在小微權力平臺投訴。為深挖問題背后的原因,屬地街道紀工委第一時間召集街道城建辦、施工方和社區就該投訴涉及內容進行商討,并與投訴人進行線下深度溝通,最終取得了該居民的理解。
平臺自運行以來,一條條看似小卻事關群眾利益的訴求,通過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被一一記錄,各街道紀工委及時甄別、分類處置,形成受理、轉辦、辦理、審核、答復等完整工作鏈條。同時,為高效解決群眾訴求,弋江區也明確了投訴件辦理時限,對于咨詢類事項需在3日內答復反饋,非咨詢類事項需在10日內答復反饋,由街道紀工委負責全程監督辦理過程、辦理進度,推動平臺投訴事項快辦快結。
作風建設添了“衡量尺”
弋江區紀委監委推廣、使用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以來,對群眾實行“點對點”講解具體內容,“手把手”傳授操作流程,“面對面”消除思想顧慮,引導居民積極行使手中權利,讓百姓知道監督、參與監督,讓平臺真正成為便民、利民的服務窗口。
同時,小微權力平臺也讓基層紀檢監察干部主動下沉一線,廣泛聽取群眾心聲,以扎實有效的監督,緊緊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急迫的利益問題,持續整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不正之風,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基層干部感受到監督、習慣被監督。
“我們要將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作為群眾身邊‘微腐敗’問題發生的著力點,用監督‘小切口’推動工作‘大變化’。”區紀委監委負責人說道。 (蕪湖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