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95后’的張雨杰原是一名普通財務工作人員,為滿足一己私欲,僅用3年多的時間,就通過收款不入賬、偽造收款事實等方式,侵吞公款6900多萬元。我們年輕干部一定要引以為戒,時刻保持敬畏之心,筑牢拒腐防變防線。”如今,紀檢監察干部走上講臺宣講黨風廉政建設已經成為繁昌區開展廉潔從政的一張“新名片”。
扎實開展“紅色鑄魂”行動,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論述納入區委黨校(行政學院)教育培訓重要內容,在區委黨校(行政學院)主體班教育培訓中設置黨性教育課程單元,加強理想信念和宗旨作風教育、黨章黨規黨紀教育。不斷拓展全域紅色廉潔文化教育陣地建設的維度,精心打造“廉印中分”“渡江第一船”等區、鎮、村級廉潔文化示范點,展示繁昌厚重歷史文化,引導群眾形成向廉向善的思想共識。大力培植廉潔家風建設,結合繁昌實際開展“春谷揚清風 廉潔傳家風”系列活動,“五個一”踐廉形式,進一步增強黨員干部及家庭成員廉潔意識,提高拒腐防變能力。
“我們根據區司法局原黨組書記、局長殷自勝案件制作了專題警示教育片《‘算錯賬’的局長》在全區范圍內開展警示教育活動,以身邊案喚醒身邊人……”區紀委監委宣傳部負責人員說道。
不斷健全警示教育制度,深入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深化專題警示教育工作的意見》,針對涉嫌職務犯罪案件,均按照職務相近、行業相同原則開展警示教育;現場評估各單位警示教育開展情況,書面反饋各單位,持續推進以案示警、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挖掘梳理警示教育資源,加強梳理查處的嚴重違紀違法典型案例懺悔書和懺悔視頻,持續加強警示教育資料庫建設。創新警示教育方式,通過以案釋紀釋法警示錄、懺悔書、處分決定書等“原汁原味”警示教育資料,搭建不同載體警示教育活動;針對重要節點、關鍵領域、重點人群,常態化通過案例曝光、短信提醒、廊畫展示等多種形式提醒全區廣大黨員干部嚴守紀法底線。
截至目前,全區各級紀檢監察組織開展廉政教育65場次,覆蓋黨員干部5662人次,在正面引領反面示警中持續涵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蕪湖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