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豐富實踐中,積累形成了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寶貴經驗,體現了我們黨對管黨治黨的規律性認識不斷深化拓展,開辟了以系統施治、標本兼治的理念正風肅紀反腐的新境界。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取得的歷史性、開創性成就,也充分印證了“三不”一體推進重要方略的科學性、實踐性和有效性。
“三不”一體推進理念的深化拓展
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和戰略家的遠見卓識,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更加宏觀的政治體系和政治發展戰略之中,從頂層設計謀劃全面從嚴治黨的長久之策,從治理層面設計全面從嚴治黨的有效舉措,從戰略層面統籌考慮全面從嚴治黨的集成效果,突出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系統性、集成性和徹底性。
“三不”一體推進體現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于“協同治理”要求。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正式提出“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把改革著力點放到加強系統集成、協同高效上來,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提出了更高要求。2019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正式提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從“三不”到“三不”一體推進,是認識的重大深化與發展。“一體”的核心是協同,體現了現代治理的基本原理和規律,體現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和人類認識最新水平。按照“三不”一體推進的要求,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全面從嚴治黨更加強調頂層設計的系統集成、治理主體的協同配合、治理方式的統籌聯動、治理效果的綜合效應。從黨的十九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取得的一系列新的重大成果來看,“三不”一體推進無疑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全面從嚴治黨領域實踐的成功范本。
“三不”一體推進體現了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關于“全面覆蓋”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把黨內監督同人民群眾監督結合起來,把自上而下的組織監督和自下而上的民主監督統一起來,發揮巡視監督利劍作用和派駐監督“探頭”作用,實現黨內監督全覆蓋,同時深入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成效卓著。黨的十九大將“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正式寫入大會報告,對強化各個監督主體的協同配合,實現上下統籌、聯動推進提出新的更高要求。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強調,“要以黨內監督為主導,推動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統計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有機貫通、相互協調。”這就要求“三不”一體推進必須把握多主體協同治理規律,進行合理制度安排,促使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各主體以互動協同、聯動貫通的方式調適行為、開展合作,共同完成管黨治黨和懲治腐敗的目標。
“三不”一體推進體現了全面從嚴治黨作為“政治引領”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增強全面從嚴治黨的系統性、創造性、實效性。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全面從嚴治黨在不斷深化發展的過程中,必須更加注重治本、更加突出治理、更加著眼長遠。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強調,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僅是反腐敗斗爭的基本方針,也是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方略。這就要求把懲治腐敗的基本規律、基本要求和政策策略拓展到管黨治黨各領域,是“三不”一體推進理念的又一次升華。“三不”一體推進作為一種引領性治理方式,與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引領作用具有內在統一性。在“三不”一體推進引領下,全面從嚴治黨和懲治腐敗各項措施更具預見性和導向性,戰略目標和戰略舉措更加清晰,進一步引領全黨在政治方向、政治靈魂、政治立場和政治定力上保持高度統一。
“三不”一體推進體現了正風肅紀反腐關于“系統施治”要求。實踐證明,全面從嚴治黨和懲治腐敗是一項系統工程,是各個領域、各類要素的綜合反映和系統呈現,必須通過系統治理、一體推進才能取得整體效果和治理合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許多問題,看起來是風氣問題,往深處剖析又往往是體制機制問題。2019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強調,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一個有機整體,不是三個階段的劃分,也不是三個環節的割裂,要求打通三者內在聯系,這抓住了“三不”發揮作用的核心機理,是規律認識的提升和飛躍。2021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再次強調,要以系統施治、標本兼治的理念正風肅紀反腐。按照“三不”一體推進的要求,正風肅紀反腐必須按照系統思想、觀點和方法解決好工作中存在的系統不健全、措施不配套、制度不銜接、工作不協調等問題,把握好懲治與防范、治標與治本、階段性與連續性的關系,通過系統謀劃、一體推進、同向發力,實現集成效應。
“三不”一體推進實踐的豐富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有效運用“三不”一體推進這一重要方略,全面從嚴治黨有立場、有目標、有策略,取得了歷史性、開創性成就。
持續強化不敢腐的震懾。“三不”一體推進,不敢腐是前提和底線,是不可松動的“后墻”。在“三不”一體推進的過程中,全黨將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的信心決心更加堅定。黨中央始終堅定立場,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產生了巨大的震懾效應;明確目標任務,從“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到“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再到“鞏固發展壓倒性勝利”,始終穩扎穩打、把握主動權;突出懲治重點,緊盯重點人、重點領域,緊盯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緊盯工程建設、土地出讓、公共資源交易,金融、國企、執法司法、教育、醫療等重點領域,緊盯群眾身邊的腐敗、民生領域的腐敗、風險背后的腐敗,一些行業領域存在的腐敗問題得到系統治理;堅持科學的方法策略,針對黨的十八大后依然嚴峻復雜的反腐敗斗爭形勢,以治標入手,為治本贏得時間,黨的十九大后深化標本兼治、綜合施治,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推動反腐敗斗爭向縱深挺進。我們黨在這場刮骨療毒、浴火重生的反腐敗斗爭中順應人民期盼、純潔黨的肌體、真正贏得了民心。
持續扎緊不能腐的籠子,筑牢不想腐的堤壩。不能腐是“三不”一體推進的關鍵,重在監督制約權力,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規范正確行使。黨中央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完善黨和國家領導體制,科學配置黨政機關及內設機構權力和職能,權力運行體系更加優化協同高效。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同向發力、依規治黨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把黨內法規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與時俱進完善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構建起規、紀、法貫通的制度體系。完善反腐敗體制機制,形成了黨中央統一領導、黨委統籌指揮、紀委監委組織協調、職能部門高效協同、人民群眾參與支持的工作體制和格局,各級黨委落實主體責任,黨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紀檢監察機關建立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機制,形成邊查處案件、邊發現問題、邊剖析原因、邊提出建議、邊督促整改的貫通協同工作機制,努力做到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同時,持續開展思想道德和黨紀國法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和行使公權力人員堅定理想信念、嚴守紀律規矩、嚴格家風家教,不斷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堤壩,真正解決好“總開關”問題,從根本上實現不想腐。
促進各類監督貫通融合。監督體系的一體運行是“三不”一體推進的組織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黨上下圍繞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建立協調性網絡,促進主體之間的互動貫通。黨中央著力構建以黨內監督為主導,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統計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有機貫通、相互協調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加大對各類監督統籌協調力度,建立健全信息溝通、線索移交、措施使用、成果共享等工作機制,為各類監督貫通協調提供有力保障。構建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貫通協同的推進機制,積極推動“兩個責任”同向發力、形成合力,著力破解對“一把手”監督和同級監督難題。紀檢監察機關推進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統籌銜接,深化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和紀檢監察機構改革,構建執紀執法貫通、有效銜接司法的運行機制,健全“室組”聯動監督、“室組地”聯合辦案制度機制。各地區積極探索深化改革的有效舉措,完善監督檢查和審查調查分工配合機制,推動監察程序與訴訟程序無縫對接,著力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大大提高了監督實效。
推動監督執紀執法工作協同創新。“三不”一體推進的系統性和整體性的內在特質,對紀檢監察工作強化系統思維和大局觀念提出更高要求,有利于進一步提高綜合治理效能。紀檢監察工作更加自覺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保障黨中央重大舉措部署貫徹落實。充分發揮反腐敗斗爭的政治功能,推動政治生態、政治生活、政治文化一體建設。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發揮“四種形態”懲治震懾、懲戒挽救、教育警醒的綜合功效,既清除“污染源”,又最大限度維護“森林”健康。積極探索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巡視巡察統籌聯動、貫通協同的工作模式,不斷創新政治生態分析研判、對“關鍵少數”精準畫像等方式方法。集中開展精準扶貧、掃黑除惡、人防系統、煤炭資源領域、金融領域等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一體推進糾治違規、整肅作風、深挖腐敗、系統治理,成效顯著。
使“三不”一體推進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
“三不”一體推進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全面從嚴治黨偉大實踐中形成的重大方針方略,是把監督工作、反腐敗工作融入管黨治黨全局、嵌入國家治理體系的重大戰略設計,必須完善體制機制和方法舉措,使其發揮更大治理效能。
更加發揮“三不”一體推進的政治功能。堅守政治監督根本定位,把“兩個維護”作為根本政治任務,聚焦政治原則、政治生態、政治擔當,加強對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以及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保障“十四五”時期重大戰略任務落實見效,確保黨中央政令暢通、全黨團結統一。發揮“三不”一體推進的引領作用,把監督融入管黨治黨全過程,更好發揮全面從嚴治黨在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壓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把正風肅紀反腐納入各級黨組織履行職責的全過程,與改革發展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強化重點領域監督,防范大規模投資時發生新的腐敗風險。
更加釋放“三不”一體推進的治理效能。圍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把“三不”一體推進的理念、思路和方法,貫穿監督全過程各方面,維護制度權威、保障制度執行、補齊治理短板。圍繞推進清廉建設,把“三不”一體推進嵌入清廉政治建設中,從過去治標為主、猛藥去疴式反腐,向標本兼治、精準施策式反腐轉變,著力發現腐敗背后的政治問題、經濟社會問題、風險隱患、共性問題,將正風肅紀反腐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進治理貫通起來,增強反腐敗的綜合效果。圍繞厚植黨的執政基礎,把監督延伸到基層,支持引導群眾依法有序參與反腐敗工作,把整治基層腐敗與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基層治理水平結合起來,形成常態化、長效化制度安排。
更加健全“三不”一體推進的制度機制。把“三不”一體推進的要求貫徹到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建設中,發揮黨內監督主導作用,推動各類監督有機貫通、相互協調,健全協作配合機制,形成配置科學、權責協同、運行高效的監督網。壓實各級黨委(黨組)、紀委監委“三不”一體推進的政治責任,加強領導、組織和協調,厘清各自的職責定位,制定具體可操作的實施辦法,探索建立科學合理的反腐敗工作成效分析評價機制。提高紀檢監察工作規范化法治化水平,健全統一決策、一體運行的執紀執法工作機制,完善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工作機制,健全日常監督、巡視巡察與審查調查、追責問責有機銜接機制。強化信息化手段支撐,推動信息化、大數據與紀檢監察工作深度融合。
更加豐富“三不”一體推進的方法策略。提高“三不”一體推進各項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完善問題線索研判、政治生態分析、深挖徹查治理等方式方法,提高發現問題、懲治震懾的能力;健全精準查糾問題、規范權力運行、優化制度建設等方式方法,提高系統施治、標本兼治的能力;創新開展警示教育、錘煉政治生活、培育政治品德等方式方法,提高教化育人、教育挽救的能力。善于運用黨的政策策略,靈活運用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寬嚴相濟、區別對待,嚴管厚愛、激勵擔當等政策策略,把“四種形態”“三個區分開來”具體化、規范化,既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又保護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執筆人:中國紀檢監察學院黨建教研部王希鵬、張楊。該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建設研究” 階段性成果。)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