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堅持“五個持續發力”不斷提升派駐監督質效
駐省發改委紀檢監察組組長 楊長俊
省紀委六次全會認真貫徹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十屆十一次、十二次全會決策部署,總結2020年紀檢監察工作,部署2021年任務,是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紀檢監察工作的重要遵循。作為省紀委委員和派駐紀檢監察組組長,我現場聆聽了李錦斌書記的講話和劉惠書記的工作報告,感受很深,頗受教育。
今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第一年,所有工作都要圍繞“開好局、起好步”來展開。我組綜合監督的省發展改革委等5家單位,肩負著高質量編制實施好“十四五”規劃《綱要》的重要使命,承擔著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宏觀政策制定的重要職責。我們要監督推動各單位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對中央建議及省委建議中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目標,逐一細化、實化、具體化,確保符合中央要求、體現安徽實際。同時,監督保障各單位堅定不移深化全面從嚴治黨,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為“十四五”開好局提供堅強保證,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一是在突出政治監督上持續發力,把握“上對下”。派駐監督是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強化自上而下組織監督的重要形式。紀檢監察組要緊盯全會各項部署,堅持全面從嚴治黨首先從政治上看,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鍛造強有力的政治監督,有效發揮“派”的權威和“駐”的優勢,對5家綜合監督單位的政治生態進行動態分析,配合省紀委監委有關部門拓展政治監督談話和“關鍵少數”干部教育管理監督檢查。認真督促各單位扎實開展新一輪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深入查擺問題,制定整改措施,確保整改成效。進一步強化“室組聯動”“組委(局)聯動”政治監督,加強與省紀委監委職能部門、巡視巡察機構、各單位黨組(委)協調協作,做好情況通報、問題移交、成果運用、整改監督等,形成工作合力。聚焦中央巡視和省委巡視反饋問題抓監督抓整改,確保問題改徹底改到位。
二是在落實主體責任上持續發力,注重“面對面”。加強對各單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第一時間傳達省紀委監委決策部署,第一時間報告工作情況,推動“兩個責任”一體履行,做實做細監督基本職責,壓緊壓實黨組織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和黨組(委)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督促5家綜合監督單位貫徹落實《黨委(黨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規定》,各級領導干部始終保持“趕考”的清醒,保持對“腐蝕”“圍獵”的警覺,不斷強化“一崗雙責”,加強對下級黨組織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的監督,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以系統施治、標本兼治的理念正風肅紀反腐,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三是在加強日常監督上持續發力,突出“點對點”。深刻理解總書記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重大判斷要義,緊扣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高質量發展,優化內控機制,緊盯5家綜合監督單位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資密集、公共資源交易集中領域和環節,防范重要項目、重大資金、重點領域、關鍵崗位、統計數據造假等方面的廉政風險。加強和各有關部門的協作配合,貫通協同派駐監督、紀律監督、監察監督、巡視監督和審計監督等,有針對性地補齊制度短板,織牢織密監督網絡。用好用足“四種形態”,加強“室組地聯動”審查調查工作,做到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綜合發揮懲治震懾、懲戒挽救、教育警醒的功效,形成常態化高壓。
四是在深化作風建設上持續發力,做到“實打實”。一以貫之堅決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其實施細則,毫不松懈糾治“四風”,完善作風建設長效機制,監督推動省發展改革委等單位深入開展“轉作風、抓落實”專項行動,確?!笆奈濉币巹潯毒V要》高水平編制、“十四五”目標任務高質量落實。督促各單位進一步精文、減會、減少督查檢查考核,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樹新風、強正氣上持續發力,形成求真務實、清正廉潔的新風正氣,持續鞏固深化“嚴強轉”集中整治專項行動和“基層減負年”成果。
五是在強化自身建設上持續發力,體現“硬碰硬”。嚴格按照黨章和憲法賦予權限開展工作,嚴格執行監督執紀工作規則、監督執法工作規定,做到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強化紀法意識、紀法思維、紀法素養,加大嚴管嚴治、自我凈化力度,自覺接受最嚴格的約束和監督,建設忠誠干凈擔當、敢于善于斗爭的紀檢監察鐵軍,將紀檢監察組打造成一支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堅克難的“特戰隊”,將每位紀檢監察干部鍛煉成一名政治素質高、專業能力強、既能沖鋒陷陣又能獨當一面的“特種兵”。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