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1916年的春天,‘正青春’的李大釗先生提筆創作出《青春》,吹響了理想的沖鋒號,叫醒了無數青年,叫醒了那個水深火熱的時代。”春節前夕,一場主題為“吹滅讀書燈、一身都是月”的經典誦讀會在廣德市人民檢察院拉開序幕,全院干部及其家屬積極參與,共同品讀勤廉故事,夯實廉潔思想防線,這也是該市“家庭助廉”系列活動的生動剪影。
家風是民風社風的根基,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對我而言,這是一項十分有意義的活動,體現了組織對干部家庭的關心關愛,同時又對我們當好‘廉內助’寄予殷切期望,提醒我們要幫助家屬把好廉關、過好廉節。”一位科級領導干部家屬在寧國市西津街道紀工委舉辦的“爭當廉內助、共樹好家風、建設幸福家庭”活動上發自肺腑地說。為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自覺培育“廉潔從政、誠信守法、行為規范、道德高尚”理念,該市紀委監委每年通過舉辦家庭助廉專題講座、廉潔文化作品創作征集、組織參觀廉政教育基地等方式,推動廉潔家風的實踐養成和自覺傳承,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火墻”。
“家風不染塵,清廉惠久遠。”清廉家風是黨員干部的幸福“源泉”,也是拒腐防變的牢固“堤壩”。近年來,宣城市紀委監委把加強干部家風建設作為深化廉政教育的重要內容,把匡正黨員干部家風作為全面從嚴治黨、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抓手,不斷創新方式方法、豐富拓展活動載體,以傳承和培育良好家風助推黨員干部自覺踐行崇廉尚儉、廉潔修身、廉潔齊家的優良傳統, 構建預防腐敗的堅固屏障。
發放《家庭助廉倡議書》、觀看警示教育片、聆聽家風課堂……通過不斷地探索與創新,宣城市紀委監委每年“三八”節前夕均開展不同主題的家庭助廉活動,使其成為常態化打造的一項廉政教育特色品牌。五年來,該市紀委監委已為市直單位300余名科級及以上女干部傳送廉潔清風。
“今天的活動安排得很充實,讓我們過了一個意義特殊的‘三八節’。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同時也是一名妻子和母親,我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不僅要管好自己,做守紀律講規矩的模范踐行者,更要管好家人,當好廉潔幸福家庭的守護者。”在“傳承優良家風、爭當廉潔楷模”家庭助廉活動上,一名女干部由衷地感慨道。
家庭作為社會的基本單位,是親情維系、道德養成、文化價值觀念傳承和每個家庭成員健康成長的重要載體,更是拒腐防變的前沿陣地。為引導黨員干部自覺提高抵御風險和拒腐防變能力,夯實“清廉和美”之家的廉潔根基,該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著力推進家風建設,切實履行監督職責,督促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深入開展家庭助廉活動,通過召開干部家屬座談會、開展廉政家訪等方式,全方位、多維度了解干部家風建設情況,掌握家庭成員思想、工作和生活狀況,不斷拓展家庭監督新路徑,促使干部家屬常吹“耳邊風”、常敲“警示鐘”,把好家門、看好“后院”。
縣紀委監委也紛紛深入挖掘、傳承和弘揚本土家風家訓中的“勤廉”元素,通過編印書籍和拍攝觀看家風主題教育片,營造家風好、民風淳、政風清的良好氛圍。績溪縣紀委監委先后挖掘“績溪千年仁里:程氏家訓‘三字經’” “績溪宅坦:胡適家訓《學為人詩》”等優秀家訓,以專題形式在安徽紀檢監察網發布,并舉辦“弘揚傳統家訓文化、培育當代優秀家風”主題研討會,拍攝《安徽績溪章氏:崇文重教禮儀相傳》專題片,以優良家風家訓文化引領純潔黨風、清廉正風、淳樸民風。旌德縣紀委監委則圍繞“旌善崇德”主題,組織專業人士整理、精選具有代表性和現實意義的旌德歷代名人、家族的家規家訓,編撰《旌德家風家訓》。
“俗話說:‘妻賢夫禍少’。從近年來查處的諸多腐敗案件中我們不難發現,不少領導干部的腐化墮落無不與其配偶、子女等家庭成員的‘貪念’直接相關。我們將進一步把領導干部配偶和子女納入反腐倡廉宣傳教育陣營,不斷探索新路徑,持續深化開展家庭助廉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及其家屬自覺做到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用清廉和美的優良家風守好幸福家門。”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宣城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