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反映的問題查清了,現在心里亮堂,心情也舒暢了……”近日,亳州市渦陽縣公吉寺鎮張寨村一名村民在該市紀委監委干部回訪時如是說。
從2018年起,亳州市連續三年開展百名紀檢監察干部“進基層、抓監督、解難題、暖民心”工作,以化解疑難復雜信訪件為重點,推進監督向基層一線、群眾身邊延伸。三年來,化解疑難復雜信訪件350件。2020年,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受理信訪量同比下降18.5%,其中反映村居干部檢舉控告件下降14.5%。
堅持重心下移化積案。實行領導包案。成立“進基層、抓監督、解難題、暖民心”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市縣聯動、同向發力。實行重點信訪件由領導包保,三年來參與包保黨員干部600余人次。實行清單管理。結合重復檢舉控告問題專項治理工作,重點梳理群眾反映強烈“四風”問題、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檢舉控告次數較多問題,建立問題清單459條,做到對賬銷號。堅持分類處置。對尚未辦結的信訪件,督促承辦單位加快辦理;對已辦結未反饋的,督促指導承辦部門及時反饋并回訪;對已辦結、已反饋但信訪人不滿意的,進行復查復核,發現問題予以糾正。
堅持以民為本強監督。貼近群眾監督。運用“看問聽查”四字工作法,面對面與群眾溝通交流,讓老百姓遇到問題有人管,使矛盾糾紛見之于早、防之于小。推深做實扶貧領域“懶政怠政、不作為慢作為”專項整治,2018年以來,查處問題117件,處理199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9人。延伸監督探頭。發揮21個鄉鎮紀檢監察工作協作區協助鄉鎮紀委“前沿陣地”和1527名村級紀檢委員“監督前哨”作用,圍繞亂占耕地、餐飲浪費、環保、秸稈禁燒等領域專項督查。協作區根據所轄鄉鎮信訪特點,針對性開展信訪積案化解攻堅月活動,蹲點督辦化解陳年舊賬。目前,全市信訪“三無”鄉鎮(街道)占54.5%、“三無”村(社區)占91.8%。聚焦小微權力。印發加強對農村基層“小微權力”監督制約實施意見,梳理“三資”管理、城鄉醫療救助、村級招投標等13類事項清單,細化“四議兩公開”、危房改造、扶貧資金使用等27項權力清單,明確鎮村及職能部門等主體145項責任清單,制定紀檢監察機關110項監督清單。2020年,開展“小微權力”監督檢查1135次,發現問題827個,給予黨紀政務處分22人,通報曝光114起124人。
堅持標本兼治優生態。創辦清風播報。利用“村村通”小喇叭推出專題《清風播報》,宣傳解讀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規黨紀、法律法規,公布紀檢監察機關不同時期監督重點;曝光群眾身邊“微腐敗”等典型案例,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實打實轉變作風、心貼心服務群眾。目前,編發《清風播報》496期。突出思想疏導。注重做好群眾思想教育工作,防止老問題復燃、新問題萌發、小問題拖大,真正做到問題要解決、心結要打開。激勵擔當作為。制定《關于做好失實檢舉控告澄清工作的實施辦法(試行)》,經核實確屬檢舉控告失實的,對被檢舉控告人采取書面、當面、會議、通報等方式予以澄清,及時消除不良影響,幫助其輕裝上陣,激勵干部擔當作為。2018年以來,開展暖心回訪3929人次,為受到不實舉報的黨員干部澄清142人次。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開展百名紀檢監察干部‘進基層、抓監督、解難題、暖民心’工作,以實實在在的工作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亳州市紀委監委負責人表示。(亳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