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近年來,黃山市黃山區紀委監委積極探索,不斷創新監督機制,規范微權運行,強化協助配合,打通基層監督“神經末梢”,使基層各項權力、事務處于多層次、多角度、網絡型的黨內外監督之中,取得了明顯成效。
健全工作機制,織密立體監督之網。區紀委監委加強鄉鎮紀委談話場所建設,目前已建成1個規范化談話室和13個基礎性談話室并投入使用。8月底,整合鄉鎮和派駐機構、機關業務部室力量,建立5個紀檢監察工作協作區,構建聯合審查調查和專項監督檢查新模式。目前,協作區已立案3件。出臺《黃山區村(社區)監察聯絡員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為84個村(社區)配備84名監察聯絡員,加強對村(社區)事務及“八小時以外”基層黨員干部監督。出臺《區直各單位自覺接受區紀委監委派駐紀檢監察組監督的十項規定(試行)》,上半年,5個集中派駐紀檢監察組累計參加被監督單位黨組織研究“三重一大”事項151余次,審核把關“三重一大”事項83項,提出意見建議60余條,查結信訪件和問題線索4件。
規范微權運行,守住黨紀國法之戒。出臺《關于全面推行村級小微權力陽光運行的實施辦法》,分類梳理村級小微權力事項26項,并繪制具體事項操作流程圖,編印工作手冊1000份,便于村干部了解掌握和群眾監督,推動農村基層黨員干部和群眾“照單辦事”。創新基層群眾監督、溝通交流形式,借助騰訊“為村”平臺,在全區10個鄉鎮28個村試點開展村級黨務、村務、財務、服務的網絡公開形式,并依托“書記信箱”點對點回應群眾訴求和建議,推動村級小微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今年以來,共查處侵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16起17人,其中給予黨紀政務處分5人。
強化協作配合,增強立體監督之效。深入開展“1+N”專項整治,聚焦扶貧領域“兩項目兩資金”,保障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加強對涉黑涉惡問題線索的摸排,持續深化“懲腐打傘”。強化區直部門業務監督、鄉鎮紀委定期監督和村(居)務監督委員會現場監督三級監督合力,加大對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監督檢查,確保權力規范運行,如一起涉嫌侵占敬老院資金問題,對2名黨員干部進行立案查處。將日常監督和巡察監督融合貫穿,瞄準問題,強化震懾,如根據日常監督研判對兩個村開展脫貧攻堅專項巡察“回頭看”,共發現問題15個,給予相關責任人提醒談話。(黃山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