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 推動蚌埠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蚌埠市紀委副書記、市監委副主任 尚殿松
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期間的重要講話指示,高屋建瓴、指向明晰,視野宏闊、思想深刻,在安徽發展史上具有極其重大的里程碑意義。蚌埠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切實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推向新高度、邁向新階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站穩政治立場,圍繞“保民生”強化政治監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要我們黨始終為人民執政、依靠人民執政,就能無往而不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壓實疫情防控重大責任,協助市委制定《疫情防控問責工作暫行辦法》,出臺《關于強化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監督執紀的通知》,組建6個督查組深入疫情防控一線督導,同時對國務院“互聯網+監督”平臺督辦件辦理情況跟蹤督辦,督促整改問題52個,查處問責疫情防控工作不力的2家單位和63名公職人員。面對“全線超警戒、局部超歷史”的嚴峻汛情,我們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制定《紀律監督組防汛抗洪監督檢查工作方案》《紀律監督組工作流程》,由委班子成員帶隊組建7個督查組對全市25個重點堤防、重點險工段和險情點進行持續跟進督查,發現并督促整改問題105個,對2家單位和10人進行追責問責。面對災后恢復重建“四啟動一建設”工作,我們堅持以保障安全和改善民生為核心,圍繞決戰脫貧攻堅、保障“六穩”“六保”政策落實、淮河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等工作進行調研監督,堅決打贏災后重建攻堅戰,確保受災群眾不致貧不返貧,持續夯實黨執政的群眾基礎。
永葆政治本色,圍繞“解民憂”強化正風肅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任何時候我們都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這個根,永遠做忠誠的人民服務員。我們及時回應人民群眾關切,堅持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就堅決防范和糾正什么,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圍繞決戰脫貧攻堅,開展扶貧領域“兩項目兩資金”專項整治,查處問題19個,處理42人,推動扶貧政策落實到位。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每減少一分,群眾對反腐敗的獲得感就會增加一分。我們緊緊圍繞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查處涉黑涉惡腐敗、“保護傘”“關系網”及失職瀆職人員351人。其中查處“劉氏兄弟”涉黑案件94人,被全國掃黑辦在掛牌督辦案件新聞發布會上重點介紹,中央紀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專程來蚌拍攝“正風反腐就在身邊”電視片。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金色名片,關系我們黨能不能守住立黨初心、實現執政使命。我們嚴查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今年以來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91個,處理124人,對4起典型案例通報曝光。協助市委制定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正負面清單,把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納入巡察監督重點內容,持續深化拓展基層減負工作,絕不做自以為領導滿意卻讓群眾失望的蠢事。
夯實政治根基,圍繞“紓民困”強化基層懲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建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一線、向群眾身邊延伸。我們堅持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以“三不”一體理念、思路和方法推進反腐斗爭,讓人民群眾對全面從嚴治黨有感受、對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有信心,對積極參與社會監督有熱情。堅持標本兼治,既重拳出擊、正風肅紀讓人不敢腐,又完善制度、健全法治讓人不能腐,還加強思想教育、涵養政治生態讓人不想腐,實現懲治同向同步同進,不斷鞏固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我們堅持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嚴格落實“兩為主一報告”工作機制,主動對接深化高校紀檢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在全省率先推進“校地合作”,探索將地方紀檢監察機關的實踐、經驗優勢、信息資源與與安徽財經大學紀委監察專員辦公室進行有機整合,形成同向發力、協助互動的校地紀檢監察工作新格局。我們深化鄉鎮(街道)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暢通基層監督“毛細血管”,打通全面從嚴治黨“最后一公里”。落實市委《關于推動監察職能向基層延伸推進監察監督全覆蓋的實施意見(試行)》精神,向全市77個鄉鎮(街道)派出監察辦公室,賦予部分監察權限,實現監察監督全覆蓋。配優配強村級紀檢委員,并擬于近期舉辦一期村級紀檢委員示范培訓班,提升履職能力,提高監督本領。建立基層紀檢監察協作組30個,著力破解監督力量不足、人情困擾較多、能力水平存在短板等問題。積極探索強化“小微權力”監督制約,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建立完善小微權力清單,明確運行流程并動態優化調整。強化對小微權力運行的監督,對侵害群眾利益的“微腐敗”行為嚴肅查處,典型問題通報曝光,范圍直達村(居)一級。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