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泉陽鎮的鴿子6只100元,靳寨鄉的萵苣4個10塊錢,代橋鎮的蘆花雞1只60元……有需要購買滯銷農產品的同志們,可以到辦公室登記。”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界首市部分農副產品面臨滯銷的難題。近日,界首市紀委監委微信群里發出這樣一條倡議,鼓勵紀檢監察干部積極開展“消費扶貧”活動,由委機關辦公室統一匯總紀檢監察系統干部職工需求農產品的種類及對應數量,主動與農產品所在地的鄉鎮黨委書記對接購買具體事宜,切實解決銷售難、難銷售等問題。
“我要兩只老鵝,4個萵苣。”
“我想喝鴿子湯,有人和我拼單買鴿子嗎?”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廚藝了,我要兩只蘆花雞。”
委機關各部(室)、各派駐紀檢組和巡察辦的同志們聽聞消息,積極響應號召前往辦公室登記、掃碼、付款。不一會兒功夫,共購買32只雞、鵝,44只鴿子,200余斤紅薯。
“任寨鄉有15萬斤南瓜,受疫情影響銷路困難,大家幫幫忙”“光武鎮50噸藕滯銷,趕緊買,吃了美容養顏”“親測,陶廟鎮的老鵝肉質鮮美,燉湯好喝,買它買它!”與此同時,紀委監委黨員干部們還自發當起消費扶貧的“宣傳員”,利用各式各樣的渠道為因疫情滯銷的農產品代言、“吆喝”,一時間朋友圈內“帶貨”氛圍濃厚。
為實時掌握滯銷主體和滯銷產品最新情況,幫助農戶解決賣菜難問題,界首市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總工會定期將《消費扶貧貧困戶農畜禽產品清單》通過“界首發布”微信公眾號進行發布,蘆村鎮郭王莊的蔥便是滯銷農產品清單里的一項。
“2019年我鎮郭王莊部分貧困戶種植了小蔥,現因疫情特殊情況,農戶們豐收的小蔥只能垛在路邊,還有不少蔥拔出來后‘躺’在地里。”春節前后本是蔬菜瓜果銷售的旺季,蘆村鎮的小蔥正常年景不夠賣,今年卻無人問津,村民急得直上火。
“蔥農們太不容易了,我們能幫一點是一點。”在通過“界首發布”微信公眾號得知農戶困境后,界首市紀委監委派駐人社局紀檢監察組耿磊立即行動起來,想方設法幫群眾“賣蔥”。
經過多方聯系,終于對接上了界首本地的華聯超市,推出了超市“代銷”服務,既解決了農產品滯銷問題,也降低了超市采購商的進貨成本,又能保證群眾在疫情特殊時期吃上新鮮的優質本土蔬菜。據悉,耿磊共幫忙賣出郭王莊小蔥15000斤左右。此外,他還通過朋友與外地經銷商積極對接,購買了2000斤任寨鄉的南瓜。
“貧困戶的農產品物美價廉,自己買著劃算還能助力扶貧,一舉兩得。”當紀委監委團委的年輕同志們聽說3月10日至11日,在市政府人民廣場將有一場助農公益銷售活動時,他們紛紛約定:“下了班一起去買菜,不見不散!”(阜陽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