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2019年,肥東縣積極探索建立村居“小微權力”源頭可溯、過程可查、效果可評、責任可追的監督模式,強化對基層權力運行常態化、近距離、可視化監督,保障村居小微權力公開高效運行。
全面“曬權”透明。對所有村居權力進行梳理,明確需公開的42項“微權”責任清單,繪制權力運行流程圖,建立公開臺賬。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原則,加強監督平臺建設,對平臺信息真實性、時效性進行實時對照檢查。將涉及村居債權債務、涉農資金、合約履行、收支明細等權力運行過程的原始單據資料及時上傳平臺,實現村居權力運行規則、程序、結果全鏈條監督。
群眾“督權”方便。解決繁瑣操作等問題,進一步優化身份識別認證功能,經認證注冊的群眾直接輸入個人相關信息就可通過電腦網頁、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等方式登錄,進行全方位監督,提高群眾參與度。在原先模塊基礎上,增加“低保”“救災救濟”“危房改造”“拆遷安置”“惠農補貼”“財務公開”等關鍵詞,群眾點擊熱搜詞就可關注了解相關事項,實施有效監督。開發“小微權力”監督配套萬村網頁、微信公眾號及手機應用APP,讓群眾能夠隨時隨地查詢了解相關信息。
干部“用權”陽光。1-10月,該縣立案查處村(社區)干部90人,同比下降25.6%,組織基層社區2095名干部群眾開展的滿意度測評中,29項測評指標中有24項全部滿意,滿意率99.7%。限時對群眾留言及問題予以解答或核實回復,對相關問題的舉報歸口紀檢監察機關予以核查,及時進行反饋。嚴格照單落實,干凈履職、規范用權,助力基層民主治理規范,推進基層組織治理模式和治理體系的制度化、程序化。(合肥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