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為保證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的安全完整,維護農民群眾的合法利益,區委區政府決定在全區開展農村三資專項清查,請廣大群眾積極支持配合……”。近日一封致廣大群眾的公開信在蚌埠市淮上區各村張貼開來。
以前,農村“三資”底數不清、產權不明、財務不公開、資源資產亂發包,導致村級資產資源流失,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甚至成為滋生基層“微腐敗”的溫床。
如何破解這些問題,堅決堵住群眾身邊的“微腐敗”?該區紀委監委做實做細日常監督,聚焦村級集體“三資”管理等民生領域突出問題,督促相關職能部門開展農村“三資”專項整治。
截至9月底,該區在全區5個鄉鎮的73個村(居)開展農村“三資”專項清查行動,對全區農村“三資”進行全面摸底,重點清查五個方面內容,即:已故五保戶承包耕地使用情況,村集體資產資源發包、租賃情況,單位和個人拖欠挪用擠占村集體資金情況,單位和個人違規承包、低價或無償占有村集體資產情況以及農村集體資產的相關臺帳資產等情況。
清查工作采取自查、檢查、核查的方式進行。先由73個村(居)對照清查內容逐項自查,自查情況登記造冊上報鄉鎮,各鄉鎮組成由副科級以上干部帶隊、鄉鎮紀委、組織、公安、財政和農業農村等部門組成的檢查組,到轄區內各村(居)進行實地檢查,各鄉鎮檢查情況和各村(居)臺賬匯總上報區農業農村水利局,區紀委監委聯合區委組織部、區公安分局、區財政局和區農業農村水利局等區直部門對各鄉鎮檢查情況進行核查,核查村(居)比例不少于50%。
通過此次清查,對相關資產依法收歸集體,對損害集體利益的合同依法整改、糾正、規范,對拖欠挪用擠占村集體資金的依法追償,對違規承包或無償、低價占有村集體資產資源的限期退回。對涉及黨員干部違紀違法的依紀依法予以嚴肅查處。
“我們將督促相關業務部門和鄉鎮定期公示村級“三資”處置情況,及時通報基層“微腐敗”典型案例,讓群眾參與到村級“三資”管理的監督中,進一步推動正風反腐向基層延伸。”該區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蚌埠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