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在這起案件中,現有的幾項證據,并不能構成完整的證據鏈條,建議你們再補充完善相關證據……”日前,樅陽縣紀委監委審理室工作人員向一鄉鎮紀委反饋審理發現的問題。
該縣堅持把好案件“審理關”、 審中“培訓關”、 審后“整改關”,持續推動鄉鎮案件辦理質量不斷提高,有效解決鄉鎮案件查審不分、量紀不準等問題。今年以來,縣紀委監委共審結鄉鎮案件105件,退回重新審查6件,退回補證12件。
把好案件“審理關”。審理過程中,對案件程序、違紀事實、證據材料、事實定性、適用條規等進行審核,并提出整改建議。對主要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退回鄉鎮重新審查;需要補充完善證據的,退回鄉鎮補證。“鄉案縣審”機制,對鄉鎮紀委辦理信訪了結件及立案件統籌問責尺度,1至7月份,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16起37人,其中給予黨紀處分12人。
把好審中“培訓關”。建立鄉鎮紀檢監察干部輪番培訓制度,通過以審代訓、集中培訓、專題研討等形式,組織基層紀檢監察干部加強對業務知識的學習。建立鄉鎮紀委與派駐紀檢監察組、委機關干部輪崗交流通道,通過輪崗交流提高鄉鎮紀檢監察干部的辦案能力。抽調20名鄉鎮紀檢監察干部到委機關掛職鍛煉,跟班學習,讓其在實踐中錘煉、增長技能。
把好審后“整改關”。對“鄉案縣審”發現的辦案質量問題,不是一審了之,而是建立“縣鄉聯動、鄉鎮協作”的整改機制,由紀檢監察室和鄉鎮辦案協作區對鄉鎮紀委辦案質量整改情況,進行全程跟蹤指導,切實把好案件質量“整改關”。僅今年開展的扶貧領域整改提升督查行動,就發出《通報》13期,約談5個鄉鎮及8個縣直單位主要負責人。
“今后,將通過定期舉辦案件評審會議,對鄉鎮紀委所辦理的案件進行集中點評、現場反饋,確保每一起案件都辦成經得起檢驗的‘鐵案’。”該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在工作推進會上說。(銅陵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