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這次約談開門見山,對我觸動很大,組織上的‘咬耳扯袖’,讓我‘紅臉出汗’,感謝組織給了我糾正錯誤的機會,今后一定引以為戒,對存在的問題立行立改……”近日,宿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埇橋分局不動產登記中心一工作人員在接受談話函詢時表示。
今年以來,宿州市埇橋區紀委監委始終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準確把握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1-5月,全區紀檢監察機關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處理615人次。其中第一種形態456人,占比74.1%。
在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過程中,埇橋區紀委監委轉變思維慣性,改進方式方法,在監督對象上從盯住少數向監督全體轉變,通過不斷強化對黨員干部日常教育和監督,及時發現并處置黨員干部的一般性問題線索,強化“第一種形態”的運用,切實將問題解決在破紀之前、違法之初。同時,深化分類處置,防止出現適用不當、尺度不準、畸輕畸重現象。(宿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