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近年來,安徽省三位副省長——楊振超、陳樹隆、周春雨先后被查處,他們均擔任過省轄市黨政一把手,如何破解對“關鍵少數”尤其是市縣黨政一把手的監督難題?安徽省委已制定出臺加強和改進同級監督若干規定,目前正在制定加強對“關鍵少數”進行教育管理監督的規定……
這是安徽開展以案示警、以案為鑒、以案促改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安徽在全省黨員干部中開展“講忠誠、嚴紀律、立政德”專題警示教育,全省9400多個黨委(黨組)、17萬余個基層黨組織、2.5萬余名縣處級以上黨員領導干部參加,并選擇腐敗問題易發多發重點領域、關鍵部門的典型案例,查“病灶”、挖“病根”、開“藥方”,在全省4500多個地方和單位開展以案促改,力求查辦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解決一類問題。
精選案例,分類施教
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去年以來,安徽省委常委及其他省級黨員領導干部以魯煒案為反面教材,聯系該省“陳、楊、周”案,切實把自己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把責任擺進去,認真審視自身思想、工作、生活和作風實際。
省本級精心梳理匯總近年來查處的15個省管干部嚴重違紀違法典型案例,編印《嚴重違紀違法黨員領導干部懺悔錄選編》及有關剖析材料,分門別類發給國資、宣傳、衛計等案發單位,督促其緊密結合系統和行業特點對照反思、靶向施治。針對徽商集團腐敗窩案,拍攝《失控的商業“巨輪”》警示教育片,全省國資系統3.2萬名黨員干部觀看。
去年,安徽省衛健委從全省衛生健康系統違紀違法案例中,精選了不同的違紀違法對象,如原省衛計委機關領導干部,合肥、安慶市等地原衛計委主任,省市縣醫院院長及科室主任等10多起典型違紀違法案例,制作了《警鐘長鳴衛健人》警示教育片,并在蜀山監獄召開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會,該系統不少黨員干部現場聽了兩名職務犯罪服刑人員現身說法,之后觀看了上述警示教育片。
“警示教育片里違紀違法人員都是我們曾經熟悉的領導、同事,如今走向違紀違法的深淵,受到黨紀國法的嚴懲,真是讓人警醒。”安徽省兒童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孔維鵬表示,此次警示教育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真正讓大家入了腦入了心。
據統計,全省各地各單位共編印警示教育讀本120余種、發放25.6萬冊,指定4200余個典型案例供案發單位對照反思。蕪湖、淮南、蚌埠等市結合被查處的原任市委書記等典型案例開展專題警示教育,進一步肅清“陳、楊、周”惡劣影響,將“處分一張紙”化為“教育一堂課”。
“那段時間,每次聽說單位組織警示教育學習,心里都很受煎熬。”去年8月,滁州市鳳陽縣政協原副主席史成龍在經歷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后,選擇主動投案,成為監察體制改革后安徽省處級干部主動投案“第一人”,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
滁州深刻汲取連續兩任市委書記落馬的教訓,堅決肅清惡劣影響。從近年來查處的案例中選取16起違紀違法典型案例,分門別類發放給12個相關地區和部門開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效果直擊人心,在反腐敗高壓態勢的強大震懾和政策感召下,目前,該市已有6人選擇主動投案自首。
深入剖析,找準病根
安徽省能源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白泰平退休6年半后依然被查處,刷新了該省近年來查處案件的“紀錄”,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作為典型案例,該集團進行了深刻的剖析。
“過去發生的問題不代表以后沒有,班子成員要帶頭把自己擺進去,不當‘看客’。”該省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飛飛說,針對白泰平案暴露出的突出問題,集團深入剖析了落實“兩個責任”不力、政治生態不優、制度執行不到位等方面問題,梳理歸納出10項重點整改任務,每名班子成員會同分管部門和二級單位梳理問題44個,同時開展了“八個專項治理”,堅決從“我”做起,正風肅紀。
今年初,在該集團公司召開的2018年度黨組織書記抓黨風廉政建設述責述廉會議上,13名二級單位黨組織書記,再次圍繞履行管黨治黨責任、執行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執行廉潔紀律等四方面內容,報告履責情況、查找不足、分析原因。
“2018年,集團公司紀委責令你單位立案查處幾起違規違紀問題,充分暴露了你們公司黨委全面從嚴管黨治黨不力、違紀違規經營管理等問題。作為黨委書記,你作何反思?”集團公司黨委委員、紀委書記魏洪文提問。
面對這樣“真刀真槍”、辣味十足的問題,參會的同志都看到了,“臉真的紅了、汗真的出了……”有同志坦言,“身邊人的教訓太深刻了,這種方式對大家的教育和警醒很深刻,也利于凝心聚力,從白泰平案件中深刻剖析挖‘病根’,堅決不能重蹈覆轍,堅決履行好一崗雙責,抓好整改。”
“銅陵市政府原副秘書長錢發友,六項紀律違反了五項,再加上他擔任園區黨工委主要負責人期間,主體責任意識淡薄,對班子成員和二級公司負責人監管缺位,單位多名干部違紀違法他負有很大責任。”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紀工委書記唐斌表示。
“錢發友案件需要汲取的深刻教訓很多,但最根本的,是要找準‘病根’,在肅清典型違紀違法案帶來的惡劣影響上下功夫。”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何勝定表示,錢發友在擔任黨工委書記期間,多年不開黨工委會,黨的建設形同虛設。后來,我們把支部建在了開發區管委會各部門,形成了黨組織全覆蓋,解決了過去開發區只有黨工委和機關黨委兩級組織,普通黨員干部“找不到組織”的問題。
對癥開方,修復生態
針對一些案件中暴露出的黨員干部在政治、作風上存在的突出問題,安徽省委部署一系列專項治理,出臺《關于在全省縣處級以上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中開展“三查三問”的指導意見(試行)》,推動形成常態化督查問責、解決問題長效機制;
針對“上面害病、下面吃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省委利用3個月時間,開展“嚴規矩、強監督、轉作風”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專項行動,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
……
以案促改是常態化的持久戰。查“病灶”、挖“病根”的最終目的,是針對存在問題,堵塞漏洞、筑牢堤壩,做到舉一反三、標本兼治。
馬鞍山市針對市委原常委、宣傳部部長蘇從勇案件,提出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17條,出臺《關于推動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意見》等制度規定12項,不斷扎緊制度籠子。歙縣許村鎮箬嶺村黨總支書記蔣某,被市委巡察組發現在民政資金發放過程中存在優親厚友問題,該鎮及時制定了《關于建立村干部近親屬享受民政救濟資金備案登記制度的通知》,對村干部、公職人員的近親屬申請享受民政救濟資金情況進行備案。
在郎溪縣開發區大廳墻上,一塊塊醒目的制度牌警醒著全體干部。“前后兩任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被查處,帶來的震動是巨大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機制制度必須建立完善,只有‘不出事’,才能‘干成事’。”郎溪縣開發區一位干部說。郎溪縣開發區通過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制定整改清單,用實的舉措把漏洞堵起來,制定出臺黨員干部廉潔自律“十項清單”等多項制度,為全體黨員干部拉起了“高壓線”。
“路程短,喝點酒開車沒事。”去年3月,樅陽縣湯溝鎮某村黨總支委員劉某,本是在村“兩委”換屆中有力競爭者,因有僥幸心理酒駕,不僅挨了處分,還丟了前程。該鎮以此開展警示教育,在梳理典型案例時,發現從2017年至2018年11月份,該鎮竟然發生了6起黨員干部酒駕醉駕違紀違法案件。
“從表面上看,酒駕醉駕是當事人抱有僥幸心理,實際是紀法意識淡薄。”在深入剖析原因后,該鎮健全和完善了多項制度。“只有扎緊制度的籬笆,才能促使廣大黨員干部明規矩、知敬畏,筑牢底線意識。”該鎮黨委書記表示。(本報記者 李雪原)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