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2018年,合肥市探索建立評價、預警和處置“三位一體”工作機制,以問題研判為主、量化評價為輔,對所轄的各縣(市、區)和市直單位(開發區)政治生態進行“畫像”,綜合分析影響政治生態的“病源體”,有針對性提出預警整改要求,努力實現抓早抓小、有效防范、精準治理。
堅持目標導向,建立健全“信息庫”。出臺《關于建立衡量政治生態狀況指標體系及應對機制的意見(試行)》,圍繞“政治生態建設”和“政治生態狀況”兩個大方面,突出政治建設、作風建設、廉政建設等重點內容,以此收集2017年以來涉及各地各單位巡視巡察反饋、信訪舉報、執紀監督和審查調查等情況,既形成評價“參考系”,又構建基礎“信息庫”。委托第三方開展民意調查,共從83個方面收集評價數據9800余個,發放調查問卷8700余份。
堅持問題導向,梳理形成“大清單”。在形成完整信息庫基礎上,把涉及反映政治生態建設“硬指標”的完成度和反映政治生態狀況的“活情況”有機結合起來,進行綜合“掃描”分析。重點做好年度評價、信訪舉報、干部違紀、巡視巡察反饋、日常監督、民意調查等方面情況研判分析,在此基礎上,匯總形成各地各單位政治生態狀況情況清單,把發現問題、匯總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作為政治生態評價的主線和落腳點,共研判發現典型問題300余個。
堅持效果導向,提出分類處置“整改項”。根據清單列出的問題類型,提出不同的處置建議,嚴格實行“市紀委常委會、評價領導小組會、市委常委會”三層會審機制,以評價領導小組名義制發結果告知書,對評價對象發出預警提示和專項預警要求,并分類別提出應對整改建議。經過綜合研判,提出建議近200條,其中,對2家縣(市、區)和16家市直單位(開發區)提出專項預警,向4家縣(市、區)和11家市直單位(開發區)發出預警提示。
樹立“靶向”思維,確定預警整改“施工圖”。注重把握“評價”工作特性,明確重在動態記錄年度評價情況,不搞先后排名。對被預警地區和單位,按“全面梳理問題、深刻剖析原因、列出整改措施、切實堵漏防疏”的路徑開展整改。根據分工聯系,將研判臺賬和督查任務移交給相關紀檢監察室,建立活頁欄,動態更新信息。同時開展回訪督查,發現整改不到位,問題仍突出的,向相關單位發送監督建議書并強化重點督導。目前,相關單位結合以案促改、巡視巡察整改等工作開展了專題整改活動,取得明顯成效。(合肥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