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協作區的建立,不僅實現了由‘單兵作戰’向‘協同作戰’的轉變,解決了鄉鎮紀委不敢監督、不會監督、不愿監督的難題,激勵了干部擔當作為……”亳州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呂劍表示。
2018年以來,亳州市紀委監委創新思路舉措,針對鄉鎮紀委職能發揮不充分、監督不到位等難題,在全市建成協作區21個,實現對88個鄉鎮(街道)全覆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抓早抓小、防微杜漸,按照“四種形態”共處置1284人次;推動監督執紀向基層、向一線、向群眾身邊延伸,打通全面從嚴治黨“最后一公里”,讓紀檢監察干部在一線擔當,讓群眾切實感受到監督就在身邊。
鄉鎮紀檢監察工作協作區人員如何整合?職能如何定位?硬件如何保障?這是成立協作區必須解決的問題。
亳州市紀委監委按照就近整合、區域劃分、便于指導、利于工作的原則,每4至5個鄉鎮(街道)設立1個協作區。縣區紀委常委、監委委員分管,縣區紀委監委紀檢監察室主任或駐地鄉鎮紀委書記兼任協作區主任,鄉鎮紀委副書記、專職委員等成員組成。協作區受縣區紀委監委直接管理,在縣區紀委監委的授權下開展工作,主要職責是開展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和宣傳教育等。協作區駐地選在交通相對便利的居中鄉鎮,辦公地點由過去閑置的站所改造而成,并設有談話室、監控室、醫療室、檔案室等。
2018年國慶節期間,有群眾向亳州市譙城區紀委監委第二紀檢監察工作協作區舉報稱,該區古井鎮三臺樓村村干部王俊勝兒子結婚時大操大辦,待客40多桌。
“接到舉報后,我們立即向協作區分管領導匯報,并依據協作區工作流程,通過走訪群眾、調取禮單等方式,在兩天時間內就查清了事實,并報鎮黨委會議研究,給予王俊勝黨內警告處分。”第二協作區紀檢監察干部李東亞介紹當時情況時感嘆:“這件事不僅讓受處分的同志受到了教育,也讓協作區其它鄉鎮和村里的干部壓力很大,因為他們感覺到監督就在身邊!”
“成立協作區之前,由于低頭不見抬頭見,過去鄉鎮紀委調查村干部手段單一,有時還會碰到熟人查熟人、抹不開情面的問題;區一級調查又會面臨鞭長莫及、人手不足的問題。”譙城區紀委監委分管第二紀檢監察工作協作區的常委、監委委員田亞談起協作區辦理的這起案件深有體會:“成立協作區不僅工作效率高了,而且在嚴格審批的前提下,協作區的調查手段更豐富了。這也讓協作區紀檢監察干部有了‘底氣’,更讓群眾切切實實感受到協作區就是‘不走的小紀委’”。
在加強監督執紀的同時,協作區還積極做好受處分人員“后半篇文章”。
在上級檢查扶貧工作時,譙城區大楊鎮郭萬村書記朱從軍因弄虛作假,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受處分后朱從軍內心很不是滋味,也曾一度有過小情緒。“要正確面對,不要有思想包袱,好好干工作,爭取在影響期滿后能得到組織的認可……”2018年11月29日下午,譙城區紀委監委第五協作區張靜在開展暖心回訪工作時,耐心細致地了解朱從軍的思想狀況和內心想法,并鼓勵他放下受處分的心理包袱。在協作區紀檢監察干部的幫助下,朱從軍對自身存在的問題有了新的認識,工作更加認真負責,積極融入到了基層脫貧攻堅行動中。
2018年以來,亳州市各協作區積極開展“暖心回訪”共190人次, 11名處分影響期滿且表現優秀的干部得到組織重用,同時為40名受到不實舉報的干部澄清正名,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他們的心坎上,幫助他們放下包袱、輕裝上陣。(亳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