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黨的十八大以來,紀檢監察機關全面從嚴治黨把自己擺進去,加強自身建設,嚴防“燈下黑”,刀刃向內,及時清除了一批害群之馬。魏建、曹立新等紀檢監察干部面對“圍獵”,防線失守,執紀違紀,利用手中權力尋租牟利,其違紀違法細節,觸目驚心,值得深思。
詩經云“涇水入渭,清濁不混”。涇河水清,渭河水濁,涇河的水流入渭河時卻清濁不混、涇渭分明。開展紀檢監察工作也是如此。毋庸諱言,紀檢監察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也不具有天然排毒殺菌的“免疫力”。隨著反腐敗斗爭深入推進,腐敗分子和不法人員對紀檢干部的“圍獵”也在加劇,千方百計拉攏腐蝕,妄想把監督者變成“自己人”。從實際情況來看,絕大多數紀檢監察干部都能經受住誘惑,守住底線,抵制各種歪風邪氣。但也有一些干部迷失方向,掉進“陷阱”難以自拔。
魏建、曹立新、袁衛華等反面典型案例警示我們:信任不能代替監督,監督別人者首先要管好自己,執紀者更要嚴格執行紀律。要做“打鐵的人”,必須要做“鐵打的人”。在腐敗與反腐敗的斗爭中,唯有自身干凈,做到清濁不混才能查濁立威;唯有一身正氣,做到涇渭分明才能高揚利劍。而做到清濁不混、涇渭分明,就要求我們紀檢監察干部,必須不斷修煉內功,增強自身“免疫力”、“戰斗力”,練就一副“金剛不壞”之身。
練就金剛不壞之身,首先要有“心中無私”的底氣。常言道,“公生明,廉生威”。只有廉潔自愛,心中無私,做人才有底氣。做人有底氣,做事才硬氣。作為紀檢監察干部,要從自身做起,始終慎始慎終,戒欲戒貪,只有“本來無一物”,方能“何處染塵埃”。面對各種利誘、恐嚇、阻力考驗,要保持一顆清廉之心,把自己培養成具有正義感的紀檢干部,自覺維護紀檢干部的尊嚴和人格,不授人以柄,走起路來昂首挺胸,辦起事來得心應手。
練就金剛不壞之身,其次要有“凌寒獨開”的傲氣。“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有傲骨”。作為紀檢干部,面對腐敗分子作斗爭,工作十分艱辛,壓力巨大。唯有以黨和人民的利益為重,勇于犧牲個人感情和利益,才能真正做好紀檢工作。作為紀檢干部,要做到敢于講真話,講實話,就不能考慮個人得失,必須始終懷有“任憑風吹浪打,我自閑庭信步”的傲氣和正氣,做到政治上不奉承、服從上級講原則、不搞人身依附關系,不搞“小圈子”;做到講黨性不媚俗,自覺抵制庸俗風氣,不搞無原則一團和氣。
練就金剛不壞之身,最后要有“淡視下物”的靜氣。古人云“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又說“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由此可見,“靜”是成事者的必備之功。靜如止水,來自于“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的淡然心境。“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耐下性子沉住氣方能肩負起監督執紀的重任,作為紀檢干部,必須每日三省,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凈化,自我提高,方能在滾滾紅塵中做到心靜如止水。
“打鐵還需自身硬”,“打鐵必須自身硬”。紀檢干部肩負監督執紀問責的神圣使命,必須不斷錘煉過硬內功,練就金剛不壞之身,有底氣、有傲氣、有靜氣,才能真正做黨的忠誠衛士,做群眾的貼心人。(銅陵市紀委監委 包家林)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