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線索來源】
2018年4月,郎溪縣濤城鎮紀委收到由縣紀委交辦的梅村村扶貧專干文源泉在扶貧對象精準識別工作中把關不嚴的問題線索后,立即成立核查組,對該問題線索進行認真核實。
【情況核查】
2014年,在濤城鎮梅村村貧困戶建檔立卡過程中,該村扶貧專干文源泉工作把關不嚴,將不符合貧困戶條件的李某某、夏某某、宋某某三戶違規申報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且在后期的動態調整過程中一直未予以清退,使該三戶違規享受貧困戶政策直到2018年4月。
【處理結果】
文源泉在擔任梅村村扶貧專干期間,對扶貧工作把關不嚴,導致部分不符合條件的農戶評定為貧困戶,使扶貧工作數據失真,違反了黨的工作紀律。調查中,文源泉積極配合、主動交代。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相關規定,2018年5月2日,經濤城鎮紀委研究決定,給予文源泉黨內警告處分。
【違紀者說】
文源泉在檢查書中寫到:“現在從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視精準扶貧工作,我作為村干部和扶貧專干,對此思想認識不夠,開展工作也不認真,沒有把好扶貧對象精準識別的關口,給當地扶貧工作帶來負面影響。通過深刻反思,我已認識到自己所犯錯誤的嚴重性。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汲取教訓,認真履行好崗位職責,嚴格把好每一道關。”
【執紀者說】
基層黨員干部是與群眾直接打交道的,精準扶貧是檢驗基層黨員干部的“試金石”。該案反映出少數基層干部在扶貧工作中履職不力、作風不實、把關不嚴,損害了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黨員干部尤其是身處基層一線的黨員干部要時刻繃緊責任與擔當這根弦,從中汲取深刻教訓、引以為戒,做到防微杜漸、警鐘長鳴。紀檢監察機關要加強對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以及責任落實不力等突出問題的監督檢查,堅持失責必問、問責必嚴,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的紀律保證。(宣城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