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改革開放以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廣大紀檢監察干部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不辱使命,頑強拼搏,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取得了壓倒性勝利,一大批腐敗分子被繩之以法,及時清除了干部隊伍中的害蟲之馬,營造了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確保了黨的事業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面對市場經濟中各種利益的誘惑,一些紀檢監察干部經不起考驗,走上了腐敗的不歸之路,有的紀檢監察干部以案謀私,中飽私囊;有的紀檢監察干部在辦案中跑風漏氣,為違紀對象通風報信,使案件難以深入;有的紀檢監察干部自以為是,好大喜功,作風漂浮……,這些問題的出現,敗壞了紀檢監察干部的形象,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必須堅決予以清除!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紀檢監察干部要防止“燈下黑”,嚴肅處理以案謀私、串通包庇、跑風漏氣等突出問題,清理門戶,做到打鐵必須自身硬。總書記的講話,切中要害,內涵豐富,既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紀檢監察干部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又是對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紀檢監察干部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是擺在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廣大紀檢監察干部面前必須要解決好的嚴肅課題。
要建立和完善紀檢監察干部紀法監督制約機制。《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明確要求,加強對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發現紀律檢查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違反紀律問題的,必須嚴肅處理,這從黨內紀律要求層面,提出了紀檢監察干部紀律約束和違紀懲處機制。今年3月,《國家監察法》頒布實施,提出要建立監察官制度,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提出了紀檢監察干部隊伍進出渠道和制約機制,提高紀檢監察干部準入門檻,促進紀檢監察干部的法律意識。隨著黨紀和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紀檢監察干部的監督制約機制已經形成。
要建立和完善權力監督制約機制。新頒布的《國家監察法》規定,各級監察委員會由同級人大及其常委會選舉和任命,這從權力監督高度,要求各級監察委員會組成人員向人大述職報告工作,接受監督。經過一定程度,各級人大機關可以罷免不稱職的監察委員會組成成員。監察體制改革后,在紀檢監察機關和紀檢監察干部面前又樹立了一道權力監督網。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紀檢監察干部必須接受人大權力機關的監督,我們每一名紀檢監察干部要自覺養成接受監督的習慣。
要建立和完善紀檢監察干部內部監督制約機制。由于紀檢監察工作的性質和特殊要求,必須首先要解決紀檢監察內部監督的問題。專門成立紀檢監察干部內部監督機構,明確執紀監督和監察調查職能,以解決好自我監督的問題。2014年以來,中紀委和省、市紀委相繼成立了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有條件的縣級紀檢監察機關也成立了相關監督機構,幾年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干部監督部門,出臺了許多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工作制度,加強紀律教育和監督,同時,認真組織對涉嫌違紀違法紀檢監察干部的調查核實工作,嚴肅查處了紀檢監察干部的違紀違法行為,一些嚴重違紀違法干部及時清出門戶,較好地解決了“燈下黑”問題,彰顯了從嚴管理,眼睛向內、刀 向內的決心和信心。
要進一步拓展社會和新聞輿論監督渠道。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建立社會群眾和新聞輿論監督受理機制,對社會群眾和新聞輿論對紀檢監察干部的舉報,要認真對待和核實,要亮明身份,不護短、敢亮丑,公開曝光紀檢監察干部的違紀違法行為,讓每一名紀檢監察干部置身在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輿論監督的氛圍中,養成在監督中工作的良好習慣。
要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高、法律意識強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按照黨紀條規和《國家監察法》的有關要求,加強紀檢監察干部教育和管理,暢通人員進出渠道,對自身要求不嚴的紀檢監察干部要及時清理出去,嚴格把好干部配備質量關,努力建設一支忠誠干凈擔當,黨和人民信得過、靠得住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
讓“打鐵必須自身硬”成為我們每一名紀檢監察干部的座右銘,理直氣壯地叫響――“打鐵的人必須成為鐵打的人”!(銅陵市紀委監委駐市委辦紀檢監察組 錢尼春)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