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為打通黨風廉政建設“最后一公里”,讓廣大基層干部群眾受到廉潔文化的浸潤和熏陶,近年來,廣德縣各鄉鎮著力營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新時代廉潔文化新風尚。素有“竹海之鄉”美譽的盧村鄉,不斷適應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新常態,將廉潔文化融入到鄉村建設中,充分發揮廉潔文化在凈化民風、凝聚民心、弘揚正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清雅雋秀、蒼勁挺拔,高風亮節、虛懷若谷,“廉竹精神”已然成為盧村鄉天然的文化符號,春風化雨般將清廉之風吹向鄉村各個角落和村民的心頭。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廉政文化廣場鮮紅的黨旗上篆刻著每一位黨員最初的誓言,時刻提醒黨員領導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
廉潔文化上墻,清正廉潔入心。一條條警句,繃緊廉政之弦;一幅幅漫畫,敲響警示之鐘;一個個案例,教育身邊之人,營造出“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濃厚氛圍。
或駐足瀏覽,或匆匆一瞥,廉潔元素巧妙地融入進了鄉村黨員干部的日常工作環境之中,讓大家時時處處接受廉潔文化潤物無聲的影響。
深入挖掘、弘揚、傳承本土優秀文化資源,如本地區勤政廉政典型人物、故事和格言等,不斷提升文化自信,在全村營造廉潔自律、修身齊家、崇德重禮的良好風尚。
以墻繪形式宣傳家風家訓,充分發揮中華民族優秀家規家訓在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的教育價值。
創新形式,豐富內涵,將廉潔文化建設融入到鄉村振興戰略、美麗鄉村建設及全域旅游等各項重點工作之中,讓小山村揚起廉潔清風。(組稿:嚴文)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