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曾國藩,字伯涵,號滌生,晚清“同治中興四大名臣”之首,集軍事、理學、政治、文學、書法家于一身。一生為師、為將、為相頗有建樹,封一等毅勇侯,謚號文正;著述豐碩,其從政、治軍、為學、齊家等諸多領域的思想對近代影響較大。毛澤東曾說:“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
曾國藩在風云變幻的晚清社會,能取得如此成就,與其為官之道所恪守的要義密不可分。曾國藩認為,為官之要重在于“廉”。視其從政一生,時時從“四字”中得“廉”。
“理”中識“廉”。曾國藩為近代儒學大成者,學問精純,深研《管子·牧民》,“國之四維,曰禮、義、廉、恥……”,他認為清正廉明不僅影響到個人的前途命運,也維系人心向背,涉及國家的安危。他把不貪財,清正廉潔作為做官第一底線。那么怎樣才算一個廉潔的官員呢,他說:“身后蕭索,無以自庇,不特廉吏不可為”。就是說不要想著去攀附權貴,也不給別人阿臾奉承的機會,不求權貴的庇護,拒絕別人的拉攏,也不當別人的保護傘,那么你的身后(門庭)就很冷清,(如果)不是特別清廉的官員就做不到這些。由此可見,曾國藩對為官者清正廉潔重要性的認識多么深刻。
“儉”中求“廉”。曾國藩云“欲請廉字,須從儉字下工夫”。在他看來,做官想要清廉,必先儉樸。道光23年,曾國藩升任正五品官職,他沒有轎夫隨從,每天步行去上班。即使被笑話“寒酸”,他對此毫不介意,依然精神飽滿去辦公。咸豐4年,曾國藩在行政武昌時,已官至二品。在他的處所,“屋內除一張床,一張書桌,兩條木凳、三只大竹箱外,再無別物”??梢娫鴩m身處高位,卻依然性情淡泊,行居簡約。為官為吏者只有節約簡樸,“廉”字才能在思想意識里落地扎根。恪守節儉不僅是經濟上摒棄胡花亂用行為,更是讓規矩根植于自己的思想。
“足”中守“廉”。“欲學廉介,必先知足”是曾國藩又一箴言。他認為做官要保持廉潔,必須先懂得知足。一個人不知足,任由欲望膨脹,就會欲壑難填,就會與廉潔奉公的要求背道而馳。一個貪婪的人,不會知足,也不會快樂。在曾國藩的家書中就有“畏止禍,足止貪”。知道畏懼,不去做違法亂紀的事,就能避免災禍;知道滿足,就不去過分的索取,就不會生出貪婪欲望。他告誡屬下與子弟,不是自己的財物,絕對不能有非份之想。他認為靠做官謀財積利,留給子孫是最可恥的事,也會禍害后人,為此,還留下“但留德與能,教兒須自行”的詩篇。
“勤”中促“廉”。曾國藩出仕做官后,給自己定了一個規矩,即“案無存牘,室無私錢”。意思是說辦公桌上絕不能有拖而不辦、尚沒處理的公文,家中不能藏有見不得人的錢物。他認為,一個不勤勞的人,肯定會有投機取巧的心思;為官之人,只有時刻勤勤懇懇于公務政事之中,留意之綱常法紀之內,才不會心生旁騖、妄越雷池。為學勤懇則學業長進,為事勤懇則事業可成功,為官勤懇則疆域得治。一個勤政為民的官員,只會廉潔自律,克己奉公,哪能貪贓枉法,傷害民生?
曾國藩能從一個守節賦閑的地方小官到位高權重的封疆大吏,與其勤勉廉潔的為政風范不無關系。他用理學家的眼光洞悉為政為官之道的清廉要義,并時刻不怠,身體力行,雖時過境遷,于今仍有可鑒意義。清正廉明是為官從政者的官德修養,也是做人的一種境界,更是人生的一大智慧。(來安縣施官鎮紀委 黃志軍)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