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今年以來,滁州市南譙區紀委監委合理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通過“咬耳扯袖”、“紅臉出汗”筑牢監督執紀“第一道防線”。1-5月,全區“紅臉出汗”1260人,其中“咬耳扯袖”談話1240人、提醒談話8人、誡勉談話2人、函詢談話4人、通報批評6人。
印發紀實手冊,全程記錄痕跡。印發全區各級黨組織、黨組織主要負責人及班子成員、紀工委(派駐紀檢監察組)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和監督責任3類全程紀實手冊780本,全程記錄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有關內容。通過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廉政約談、通報批評、談話函詢等方式豐富“咬耳扯袖”的內容和形式。
拓寬線索渠道,重視抓早抓小。通過巡視巡訪、作風督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大排查大調研、違規經商辦企業專項整治等多渠道發現身邊黨員干部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按照干管權限,督促所在單位黨組織主要負責人對其開展批評教育,打好“預防針”,防止問題性質由第一種形態向第二、三種形態滑落,對問題明顯已初具“輕違紀”表征的人員及時提醒和誡勉,將談話結果記入領導班子及干部廉政檔案。
規范函詢談話,注重澄清問題。對問題線索模糊難以查證核實的,或線索雖然具體但不需要追究黨紀責任的,向被函詢對象發出《函詢通知書》,做到一談一函一卷宗,嚴格卷宗材料編排、規范裝訂,規范函詢卷宗,統一保管。通過函詢強化預警,促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保持“肌體”健康。通過函詢找準被反映問題的癥結所在,明確整改措施,1-5月通過函詢為4名科級干部澄清問題,卸下了思想包袱。
精準把脈問診,制定整改措施。準確把握誡勉談話的適用情形,對黨員干部違反“六大紀律”,情節輕微不需要給予紀律處分的,給予誡勉談話,促其深刻反醒。準確把握誡勉談話與提醒談話、警示談話、談話函詢、批評教育、通報批評等談話性質的區別,分別對履行職責不力和工作末位被列為不合格等次的2名科級干部誡勉談話,及時分析問題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立行立改。(滁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