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上學時候,當老師說到這《古詩十九首》中的名篇,總會用“失意不得志的人”來概括詩歌。那時候,我卻總是在想:高樓上還有失意人的高潔的志向。接著學到王粲的《登樓賦》,使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最后,還是由年輕王子安在滕王閣上唱出天下讀書人心聲:“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千年之后,重讀此文,依舊覺得振聾發聵,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公元675年,初唐四杰之冠王勃,在滕王閣上,登樓而賦,喧賓奪主,天下文人無不驚為天人。王勃之后,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等名篇層出不窮,蘇軾、王安石也紛紛前往滕王閣登高凝望,高樓賦詩。商鞅雖死,秦法未滅。王勃雖逝,滕王閣的絕唱卻一次次在中華大地奏起。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李白用美酒抒發著他高樓獨望的情懷,用放蕩不羈的鼾聲,回贈那些高樓下屈膝媚顏的庸庸之輩。蘇軾雖說高處不勝寒,又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依舊滿懷希望“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居廟堂之高而憂其君,居江湖之遠而憂其民”。范仲淹的高樓上,不僅有讀書人追昔撫今的感嘆,更有身陷囹圄,卻洗滌浮塵,不奪志向的勇氣。
一個讀書人沒有過高樓獨望,胸懷高志的壯舉,就會氣量狹窄,怨天尤人,有的甚至喜歡損人利己,危害國家,在歷史的長河中塑造著一個個“小人”的形象。想那宋時秦檜,明朝嚴嵩,雖也是天下一等一的讀書人,卻也只配在風波亭的陰影處,算計些無恥伎倆。
一個城市沒有了一群高樓獨望,胸懷高志的讀書人,就會變得萎靡不振,失去發展活力。“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金陵的王氣,在商女淫靡的歌聲中逐漸消逝。而那巍峨高大金陵中華門,也遮不住秦淮河上醉人的月光,滑膩香艷的胭脂水,最終沖垮了雄偉結實的石頭城,留給后人只有登高凝望的憑吊和獨拍欄桿的嘆息。
滕王閣上,流傳千古的不僅是壯麗的詩篇,浪漫的傳說,名人的典故,更多是天下讀書人樹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高遠志向。那滕王閣雖不是黃金臺,也不是凌煙閣,但她已然鑄成了一座豐碑,指引著千年以來無數英雄豪杰之士,登高自省,奮發有為。正如那句評史的詩歌:“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銅陵市銅官區紀委監委 孫飛)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