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對于有違紀問題的干部,誰會這么輕易承認?”
“如果不能起到紅臉出汗的效果,那不就很有可能成了走過場,甚至打草驚蛇?”
……
作為一名基層紀檢監察干部,在學習市紀委監委印發的《談話函詢工作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時,我曾經有過這樣的疑惑。然而,直到最近辦理了一件信訪件,在采用談話函詢的處置方式后,我對這一工作手段的有了新的認識。
在一起案件線索分析會上,紀檢監察組經過研究和討論,決定對這起案件采用談話函詢的處置方式。在起草函詢通知書時,我們嚴格按照文件要求,對需要函詢的問題進行仔細分析和歸類,確保不遺漏一個細節。被函詢的對象在接到函詢通知書時,我們先對其進行了思想溝通和政策宣傳,使得被函詢對象能放下思想包袱,實事求是地陳述問題。
在被函詢對象上交的說明材料里,我驚訝地發現,被函詢對象不但如實、詳細地回答了問題,還主動報告了一些個人認為單位不合理的現象和組織上未掌握的一些問題。同時,這位被函詢的對象把我們的談話函詢正確看待為一次提醒、一次教育,誠懇接受并一再反思。
“對于我個人而言,這次函詢就像一把‘雙刃劍’,一方面使用這樣一種方式體現了組織對我的信任和尊重;另一方面,我更深知如果不如實作出說明,將會構成新的違紀錯誤,同樣將受到紀律處分。”被函詢對象說道。
看到這里,我的疑惑也找到了答案。如此看來,談話函詢顯然不是“談了白談”、“問了白問”,對組織而言,這是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中第一種形態的重要手段,體現的是組織對黨員干部的信任和關愛;對被談話函詢對象而言,與其說是一次“無情的批評”倒不如說更像一次“善意的敲打”。
談話函詢不只是冷冰冰地責問,她帶著組織的溫度,在確保尺度的同時,讓被談話函詢對象能夠信任組織、認清問題,也有利于黨員干部在“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基礎上更加奮發有為工作,回報組織的信任和關心。(王麗娟)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