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用手機登錄監督平臺,我們在上面既可以查詢信息、咨詢問題,又可以進行投訴,監督村級權力運行是否規范。”銅陵市義安區胥壩鄉村民阮成剛在村干部的介紹下,掃碼登上了區“五務”公開監督平臺,隨即對詳盡的村務信息豎起了大拇指。近年來,銅陵義安區持續加強對村級“小微權力”的監督力度,構建多元化監督格局,切實維護農村集體和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公開“陽光”照亮“最后一公里”。梳理明確重大決策、日常管理、便民服務等3類20項村級“小微權力”,制定完善38項相關制度,編制20張權力運行流程圖,把村干部的權力裝進了“籠子”。依托義安區“五務”公開監督平臺及手機App,將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內容、運行程序、運行過程、運行結果全面公開。各鄉鎮、村利用LED顯示屏、便民服務公示欄、“一村一群”等多種形式公開信息,與監督平臺形成互補,實現線上線下公開監督“全覆蓋”。
三道“防線”預防基層“微腐敗”。構建村務監督委員會、鄉鎮及區直責任單位(部門)、區紀委監委三級監督體系,形成預防基層“微腐敗”的強大防線。村務監督委員會對村級事務辦理過程全程監督,并督促村“兩委”如實公開“小微權力”運行信息,接受群眾監督,發揮監督“前哨”作用。各鄉鎮強化“五務”公開監督機制建設,確立了“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并明確了專人對監督平臺進行管護,對公開信息規范化情況進行審核和檢查,答復、解釋群眾提出的詢問。同時,鄉鎮紀委定期利用“五務”公開監督平臺,在線監督村級“小微權力”運行情況,近年來,共督促70余個村進一步規范村級權力運行。區組織、財政、民政、農業等部門通過監督平臺,定期對村級黨務、財務、事務、“三資”管理等分管領域開展督查指導,近年來,對1400余條不規范公開信息進行了糾正。區紀委監委直接通過“五務”公開監督平臺,指導監督全區103個村規范村級“小微權力”運行公開信息達2000余條。
巡察“利劍”守護群眾“獲得感”。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探索實行村級巡察。在一屆區委第二輪巡察中,由區委授權派出8個巡察組,采取“一托二”方式,對全區8個鄉鎮的16個村黨組織開展交叉巡察;將“五務”公開監督機制建設納入巡察內容,對村務公開信息的規范性、全面性、科學性以及村級“小微權力”運行情況進行全面巡察,緊盯群眾關注度較高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惠民政策落實和工程建設領域,著力發現問題、形成震懾,守護好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巡察期間共發現問題180個、問題線索28件,針對問題提出整改建議,對查處的典型案例一律通報曝光。(銅陵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