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派駐機構改革完成后,針對有些派駐紀檢監察機構綜合監督部門數量多、分布散和紀檢監察組人員少的現狀,宣城市紀委監委堅持以駐在部門為主,探索實行派駐紀檢監察機構“流動駐點”辦公法,進一步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充分激發“探頭”活力,發揮派駐監督“前哨”作用。
精心選點延伸監督觸角。充分發揮“派”的權威和“駐”的優勢,精心選點,有效延伸監督觸角。一是關注監督盲區。派駐紀檢監察組主動到過去監督檢查較少的單位進行駐點辦公。如在與某綜合監督單位干部談心談話中,了解到掛靠該單位的4家機構會計憑證交織裝訂在一起,過去審計和巡察并未將此問題納入檢查范圍的情況,市紀委監委派駐市委組織部紀檢監察組于2018年1月首先到該單位開展駐點辦公,將4家掛靠機構2017年度的財務開支賬目列入檢查范圍,有效杜絕了主管單位“甩包袱”、“撂擔子”、“撒手不管”等現象。二是堅持問題導向。通過列席單位會議、收集來信來訪、考核考察干部、定期上門走訪、督促巡察整改等方式,真實了解和準確掌握問題線索,做到哪里有問題反映,就在哪里優先駐點,實現零距離執紀、精準化出擊,不斷增強派駐監督執紀質效。三是加強溝通交流。確定駐點辦公單位后,派駐紀檢監察組負責同志主動與駐點單位主要領導溝通交流,商洽駐點具體時間和有關安排,一方面避免工作“撞車”,另一方面打消駐點單位干部職工的思想疑慮。
念好“四字經”確保監督到位。派駐紀檢監察組進駐后,通過念好“四字經”,實現駐在點上、干在點上、監督覆蓋到點上。一是靠近“看”。看人員名冊,掌握監督單位干部職工的基本情況;看“三定方案”,熟悉監督單位主要職責、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看上班下班制度執行和會風會紀情況,了解整個單位的工作秩序和干部職工精神面貌;看歷史沿革,了解單位的發展歷程;看文化建設,了解內部工作氛圍。二是貼近“談”。參加監督單位召開的一些重要會議,認真聽取會議發言;經常性地邀請干部職工到駐點辦公室拉拉家常,了解書面材料以外的情況,強化對單位崗位廉政風險點的認識把握;廣泛聽取機關干部對單位黨組織、紀檢監察組履行“兩個責任”的意見建議。三是跟近“學”。虛心向身邊的干部職工請教,認真學習駐點單位的工作業務、工作職權、工作流程、工作規范,交流探討有關問題,熟悉駐點單位業務、職權、工作流程和工作規范,關注重點事、風險點。四是抵近“查”。駐點辦公期間,依據派駐紀檢監察機構6項工作職責和8項監督權限,靈活采取調閱干部檔案、查看會議記錄、查看學習筆記、核查財務憑證等方式細查深查,不留死角,不走過場,確保監督到位。
開好“藥方”促問題整改。堅持同向發力,嚴把“工作回路”,樹牢服務理念,寫好“下半篇”文章。一是加強風險提示。派駐紀檢監察組對駐點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認真做好梳理匯總核實工作,靈活運用方式方法,及時做好風險提醒。對反映的重要情況或重要風險點,及時向所在單位黨組織負責人當面溝通或派發風險提示單,抓好提醒預警。二是突出抓早抓小。堅持抓早抓小,在用好執紀問責“第一種形態”上下功夫,綜合運用談話提醒、約談函詢等方式,讓批評與自我批評、紅臉與出汗成為駐點單位黨內政治生活的常態,達成“未病先治”。三是協同解決問題。對駐點期間發現的問題,不光寫“病歷”,還要開好“藥方”,與駐點單位黨組織一起解決問題。如市紀委監委駐市委組織部紀檢監察組實行“流動駐點”辦公以來,先后對4家掛靠機構財務管理上存在的問題,積極向市紀委監委、市財政局通報有關情況,聽取意見建議,督促主管單位迅速召開專題會議,提出整改要求,完善內部風險防控機制。(宣城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