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省委常委會會議強調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扎實做好改革創新統戰意識形態黨的建設各項工作
李錦斌主持會議
4月13日上午,省委書記李錦斌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傳達學習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統戰部部長尤權在安徽調研時的講話精神,研究我省貫徹落實工作;聽取全省推進林長制改革、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階段性工作、開展以“查漏洞、抓反彈、補短板”為主要內容的中央巡視整改“回頭看”實施方案等情況的匯報,討論通過《2018年全省“掃黃打非”行動方案》《安徽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規劃(2018-2030年)》《關于推進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工作的指導意見》《關于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意見》。
會議指出,全省各級和有關部門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全國“兩會”精神,突出政治引領、引導統一戰線成員緊扣全省中心工作履職盡責,突出協商民主、充分發揮新型政黨制度的政治優勢,突出因勢利導、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突出固本培元、著力打造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過硬的統戰干部隊伍,扎實做好新時代統戰領域各項工作,為全面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凝聚人心、匯聚力量。
會議強調,推進林長制改革,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戰略思想和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的重大實踐探索。要認真總結經驗,聚焦突出問題,持續推深做實,著力打造新時代安徽改革特色品牌。要加快建立管控指標體系和考核指標體系,積極引導各地因地制宜制定改革方案。要聚焦護綠、增綠、管綠、用綠、活綠五大任務,全面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充分發揮林業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要把林長制改革與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污染防治、健全生態環保機制統籌推進,加快建設綠色江淮美好家園。
會議指出,去年以來,全省各級認真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決策部署,加強領導,精準施工,省市縣三級監委組建掛牌,運行新機制探索推進,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效。要以憲法修正案、監察法頒布實施為契機,牢牢把握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統一領導這條主線、建立健全執紀執法權力一體化運行機制這個關鍵、加強監督這個重點、嚴格依紀依法履職這個保證,把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有力有序有效向前推進。
會議強調,各地各單位要樹牢“四個意識”,把開展中央巡視整改情況“回頭看”作為一次看齊中央的政治復檢、一次黨風黨紀的全面重塑、一次瞄準問題的靶向治療,突出“查漏洞、抓反彈、補短板”三個環節,切實以“刀刃向內、自我查改”的精神把整改抓徹底抓到位。各地各單位黨委(黨組)要擔負起主體責任,巡視辦等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省紀委監委、省委組織部要用好問責武器、形成有力震懾。
會議指出,各級各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掃黃打非”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切實增強“掃黃打非”的堅定性。要注重問題導向,以“凈網2018”“護苗2018”“秋風2018”等專項行動為抓手,圍繞打擊非法有害出版活動、淫穢色情低俗信息、假媒體假記者站假記者和侵權盜版等重點任務,精準發力,重拳出擊,切實增強“掃黃打非”的針對性。要加強組織領導,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持續推進“掃黃打非”進基層常態化長效化,切實增強“掃黃打非”的實效性。
會議強調,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競爭的制高點。要加強科技攻關,依托中科大、類腦智能國家工程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在基礎理論和核心技術領域形成新的技術突破,增強創新驅動力。要優化產業布局,聚焦“一核兩地多點”,強化規劃引領力。要培育市場主體,大力實施“人工智能+”行動計劃,增強產業支撐力。要強化要素支持,按照國家要求完善專項政策,提升人才和政策保障力,努力將我省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人工智能發展先行區和智慧產業新高地。
會議指出,“三變”改革有利于激活農村發展要素、加快培育農村經濟新動能,有利于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有利于壯大集體經濟、加快農民脫貧致富步伐。要切實把“三變”改革擺上重要位置,不斷擴大改革實施范圍。要抓牢改革重點,開展清產核資,選好承接主體,創新支農方式,搭建交易平臺,蹄疾步穩向前推進。要加強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注重協同推進,做好宣傳培訓,確保改革落地見效。
會議強調,加強城市基層黨建是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的核心要義,是鞏固黨在城市執政基礎的必然要求。各級黨組織要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著力抓好城市基層黨建、抓好服務能力提升、抓好基層治理,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要把城市基層黨建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布局,完善考評機制,強化工作指導,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全面加強、全面過硬。(宗禾)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