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北京訊3月3日下午,安徽代表團全體會議決定,將關于經濟社會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18件建議,以安徽代表團的名義報送大會秘書處議案組。
這些建議有4個特點:一是貫徹五大發展行動計劃。其中,創新發展方面5條,協調發展方面4條,綠色發展方面2條,開放發展方面1條,共享發展方面6條;二是落實我省重大發展戰略。整體貫穿了省委、省政府關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鄉村振興、軍民融合、區域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等戰略決策部署,兼顧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各方面工作;三是兼顧即期發展和長遠發展。既在加快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建設方面爭取國家支持,又在重大平臺謀劃、優勢資源集聚、長效機制構建方面提出建議;四是既說普通話又說“安徽話”。既在水環境生態補償、縣級公立醫院債務化解等方面,提出普惠建議,更重在反映安徽改革發展成效,進一步尋求國家支持。
18件建議分別是:關于設立國家級合肥濱湖新區(濱湖科學城)的建議;關于設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議;關于建設淮河生態經濟帶的建議;關于華陽河蓄滯洪區建設的建議;關于淮河行蓄洪區莊臺和保莊圩搬遷和優化的建議;關于加大水環境生態補償工作力度的建議;關于支持安徽省設立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的建議;關于支持安徽省“四好農村路”建設的建議;關于加強縣級公立醫院債務化解工作的建議;關于設立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的建議;關于支持安徽省高速鐵路建設的建議;關于盡快建設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安徽支線的建議;關于建設新一輪治淮工程的建議;關于支持安徽省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的建議;關于設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的建議;關于支持安徽省研究生教育的建議;關于加強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的建議;關于設立合肥知識產權法院的建議。(特派記者 黃娜娜 汪喬)
附:安徽代表團擬提出的部分建議
關于設立國家級合肥濱湖新區(濱湖科學城)的建議
為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培育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極,帶動皖江與皖北地區協調發展,提升合肥都市圈乃至長三角城市群國際化水平,我省擬依托合肥豐富的創新資源和產業優勢,規劃面積491平方公里,設立國家級合肥濱湖新區(濱湖科學城),建設國家實驗室核心區、大科學裝置集中區、教育科研區,匯聚各類創新要素,打造國家實驗室和國家科學中心的重要載體和展示窗口。合肥濱湖新區(濱湖科學城)生態環境優良、創新特色鮮明、綜合承載能力較強,與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聯系密切,相關指標符合設立國家級新區條件。合肥濱湖新區(濱湖科學城)建設方案已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意見進行了修改完善,建議國家盡快批復同意。
關于設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議
安徽區位優勢突出、科技資源豐富、產業基礎厚實、政策優勢明顯、開放載體成熟,特別是以創建自貿試驗區為引領,主動復制上海等自貿區改革經驗,加快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為建立自由貿易試驗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安徽開放載體成熟,擁有17個國家級經開區和高新區,合肥、蕪湖、馬鞍山3個綜合保稅區和1個出口加工區,1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以及10個外貿轉型升級等基地;擁有一類口岸7個、進境指定口岸11個。建議國家支持安徽建立以合肥、蕪湖、馬鞍山綜合保稅區為主體,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為平臺的安徽自貿試驗區,并在方案制定、體制機制創新、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具體指導和支持。
關于建設淮河生態經濟帶的建議
淮河生態經濟帶已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國家發展改革委于2017年4月正式啟動規劃編制工作。建議國家盡快批準淮河生態經濟帶規劃,并請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深化區域內合作,特別是在區域內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等方面,統籌推進水利、交通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水平,推動流域綜合治理體制、跨區域環保機制、公共服務合作共享機制等重點領域改革創新。
關于支持安徽省設立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的建議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安徽省依托江淮、奇瑞、長安、安凱等主要整車企業,合肥國軒、安徽華霆、上海電驅動、蘇州力神電池、蕪湖天弋、巨一自動化、陽光電源、埃泰克等關鍵零部件企業,已建成國家電動客車整車系統集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等一批國家級創新平臺,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產業價值鏈體系,相對領先的技術創新體系,良好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生態。建議國家支持安徽立足中部、面向行業、輻射全國、圍繞突破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依托江淮汽車等企業,設立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打造世界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高地。
關于支持安徽省“四好農村路”建設的建議
初步統計,安徽2018—2020年需要正常完成7.2萬公里農村道路暢通工程,如果再加上皖南地區20戶以上的自然村都通一條路面寬度不低于4.5米的硬化路,預計共需建設資金約490億元(其中貧困縣較大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約76億元)。由于安徽財力限制,靠自身力量按期完成上述建設任務十分艱難。因此,建議國家通過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和比例、傾斜中央預算內資金、提高安徽專項政府債券額度、設立專項補助資金“以獎代補”等方式,支持安徽做好“四好農村路”工作,保障農村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關于支持安徽省高速鐵路建設的建議
1.支持盡早開工建設合肥—新沂高鐵。根據可研方案,該鐵路全長343.5公里,共設置客站12座,速度目標值350公里/小時,估算投資511億元。建議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工作,2018年盡早動工建設。
2.加快沿江高鐵通道規劃建設。建議盡快啟動合肥—南京高鐵前期工作,力爭盡早開工建設,并在“十三五”規劃中期調整中,將武漢—合肥高鐵納入相關規劃,早日啟動前期工作。
3.將合肥—六安—襄陽—安康高鐵納入國家規劃。目前,我省正在開展前期研究。建議在“十三五”規劃中期調整中,將合肥—六安—襄陽—安康高鐵納入國家相關規劃,早日啟動前期工作。
關于支持安徽省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的建議
建議國家組織相關力量集中攻關,加快構建人工智能產業標準化體系,解決產業發展面臨的共性問題;集中建設一批基礎前沿技術研發平臺、開源和共性技術平臺、行業公共服務平臺和行業交流合作平臺,強化對人工智能研發應用的基礎支撐;通過省部共建等方式,支持安徽省先行先試,在智能汽車、智能醫療和智慧民生領域,率先開展人工智能技術產品研發和應用試點示范,并在平臺建設、項目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培育形成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先行區和智慧產業新高地。
關于支持安徽省研究生教育的建議
近年來,隨著安徽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特別是先后獲批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對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安徽省高校現有學科學位點數量、研究生招生規模均與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差距較大,對創新發展和高水平人才隊伍支撐力度明顯不足。建議國家增加安徽省高校研究生招生指標,并在新增博士碩士授權單位授權點政策上給予支持。
關于設立合肥知識產權法院的建議
建議批準在安徽設立合肥知識產權法院,輻射安徽全省乃至周邊地區,回應社會公眾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旺盛需求,改變現行知識產權審判體系與社會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需求之間的不平衡狀況。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