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在過去的一年,咱們各縣(市、區)黨風政風監督工作有哪些特色亮點,還存在哪些不足,新的一年,我們怎么干,具體抓手有哪些……”近日,滁州市召開全市黨風政風監督工作座談會,盤點2017年全面工作,總結經驗,查找不足,謀劃工作。
堅持問題導向,突出監督檢查。市紀委會同有關部門,組織14個作風建設檢查組,建立并實行“2345”檢查機制,即“二不”,不下通知,不打招呼;“三直”,直接到現場、直接看財務憑證,直接詢問當事人;“四結合”,明查與暗訪相結合,逢節必查與平時抽查相結合,單位自查與異地互查相結合,專項檢查與審計監督相結合;“五倒查”,倒查公車運行軌跡,倒查旅游景點和旅行社票據、合同,倒查商場超市銷售發票、清單,倒查賓館酒店發票、預訂信息,倒查加油站加油票據。全年共組織檢查196次,檢查車輛558輛次,檢查賓館酒店420家次,檢查商場超市147家次,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338個,處理520人,其中給予黨紀政紀處分229人,形成監督檢查新常態。
堅持嚴肅追責,突出典型曝光。推動各級黨組織抓好責任落實,并將履行主體責任情況作為領導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2017年,對履行“兩個責任”不力的4個黨組織、78人進行問責,其中因履行主體責任不力問責75人,因履行監督責任不力問責3人。強化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印發《關于加強對環保督察移交問題線索督查問責工作的通知》,建立問題線索移送、信息溝通、快查快處、督導督辦四項工作機制,切實做到應追必追、追必從嚴。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辦結中央和省環保督察移交信訪件42件,問責115人,其中黨政紀處分21人。先后分3個批次對7起突出環境問題27名黨員干部受責任追究情況進行公開曝光。
堅持抓早抓小,突出紀律規矩。制發《關于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暫行辦法》《關于建立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六大機制任務分工方案》和《關于對市管黨員領導干部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實施辦法(試行)》等文件,大力推進牽頭負責、日常監管、線索發現處置、談話函詢、跟蹤回訪、監督保障等六大機制建設,積極構建具有滁州特色的“1+6+N”制度體系。對單位或個人有傾向性、苗頭性問題或違紀行為輕微的問題,通過談話函詢等手段早提醒、早教育、早處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頭落實對黨員領導干部的日常管理監督,帶頭開展“紅紅臉、出出汗”提醒誡勉談話。今年以來,全市運用“四種形態”處置5034人次,其中第一種形態3552人次,占70.56%。
堅持專項整治,突出工作成效。部署開展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兩整治兩維護”專項行動,大力整治涉及“村霸”和宗族惡勢力的黨員干部,全市共查處扶貧領域違規違紀問題110個,處理158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90人,移送司法機關7人。組織隱形“四風”問題專項檢查。嚴查“私車公養”、“酒桌辦公”、違規發展黨員等問題,成效明顯,共查處違規使用公車加油卡問題181個,處理197人;查處“酒桌辦公”問題10件,處理43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9人;查處違反相關規定程序發展親屬入黨,為非黨員親屬出具黨員身份證明等違紀問題線索4條,立案調查4人。(滁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