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開設“常委會前一堂課”和紀檢監察干部培訓班,召開紀檢監察干部座談會、開展述責述廉,并接受當面質詢……
去年以來,固鎮縣紀委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立足抓重點、補短板,全縣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水平得到不斷提升。2017年,固鎮縣立案267件,結案268件,黨政紀處分279人,較上一年度分別增長6.8%、3.1%,11.1%。查處科級干部42人,同比增長40%。
從自身問題入手解決本領恐慌問題
2017年,圍繞黨章黨規黨紀這條主線,固鎮縣紀委以“講重作”專題警示教育為載體,編印《黨章黨規黨紀應知應會手冊》1000余冊;舉辦黨規黨紀宣講、輔導報告31場次,受教育黨員干部2700余人;組織開展黨章黨規黨紀知識測試,參加黨員干部近2000人;開展“學習十九大不忘初心跟黨走”知識競賽1場,組織90余名紀檢監察干部赴孫家圩子參觀革命教育基地,重溫入黨誓詞。
“光學不練假把式”。固鎮縣紀委在學思踐悟上下功夫,做到知行合一。在工作實踐中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采取走出去、請進來、輪訓培訓、互動交流、以案代訓等方法,對紀檢監察干部進行綜合培養。去年以來,建立“縣紀委常委會會前一堂課”制度,委機關工作人員開展授課11次;開展監督執紀工作規則“夜校”培訓5次;抽調124人次參與協作辦案,69人次跟班學習,大家邊學邊干,以學促干。為解決監察體制改革后的轉隸人員融合和紀法銜接問題,固鎮縣開展了紀檢監察干部業務培訓班,對轉隸和派駐人員開展全方位培訓,有效提升了紀檢監察干部的紀法觀念和履職盡責意識。
從責任問題入手改變紀委“單打獨斗”局面
“協助黨的委員會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風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是《黨章》賦予紀委的三大任務之一。固鎮縣紀委按照《黨章》要求,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硬”,一手抓監督責任的履行,一手抓主體責任的落實。
針對主體責任落實方面存在的問題,該縣修改完善了《固鎮縣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實施辦法》,將黨風廉政建設6個方面、73項任務細化分解到30家單位和11個鄉鎮,推動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通過集體約談、個別約談和專項約談等方式,縣委常委會成員分別約談班子其他成員、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部分縣直單位主要負責人200余次,對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提醒告誡,促使各級黨委(黨組)主要負責人當好黨風廉政建設的“明白人”“責任人”和“帶頭人”。
約談不是目的,整改落實才是關鍵。在推動主體責任落實過程中,該縣于2015年建立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體系,將黨風廉政建設考評權交給了全縣60余萬群眾。今年年初印發了《2017年度全縣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情況通報》,對全縣11個鄉鎮、62家縣直部門和駐固單位黨風廉政建設群眾滿意度分數及排名情況進行通報,倒逼各級黨組織拿出真本事,干出新成效。
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該縣聚焦拆遷補償、精準扶貧、涉農惠農、環保治理、秸稈禁燒等重點領域,堅決用好《問責條例》這個“撒手锏”和“一案雙查”這個“尚方寶劍”,加大對失職瀆職、履責不力的單位和干部追責問責力度,及時發現問題、督促整改,健全落實黨委(黨組)主要負責人向縣紀委全會述責述廉接受評議、“兩個責任”專題報告、作風監督檢查、公開通報等機制,細化工作保障,督促履責盡責。2017年,全縣共有59名黨員領導干部受到問責,其中因在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等方面履職不力,19名“一把手”被追究主體責任。
從解決突出問題入手破解工作瓶頸
堅持問題導向,緊盯重要領域,抓住關鍵節點。2017年,組織開展扶貧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牽頭實施產業扶貧專項檢查,對在扶貧工作中履職不力的實行“一案雙查”,全年警示約談及提醒6人、黨政紀處分5人、誡勉談話12人、通報及批評教育15人,通報曝光2家單位25人。
針對“四風”新動向、新表現,加強對鄉鎮、縣直單位“三公”經費使用情況、餐飲消費場所公款消費和公車使用管理情況監督檢查,制定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操辦婚喪嫁娶事宜暫行規定,全年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38起,處理51人,其中黨政紀處分48人。
從“室為主”“協作辦案”到 “常委聯系負責制”,固鎮縣結合實際,不斷探索和完善執紀監督模式。針對派駐紀檢組發揮作用方面,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開展座談研討,13名派駐紀檢組負責人逐一匯報了派駐機構成立以來的工作進展情況、當前存在困難及工作建議,累計收集到14個方面意見建議。(蚌埠市紀委、市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