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滁州市瑯琊區汲取鄉規民俗精華,做好“廉”字文章,打造一學校一品牌、一社區一特色、一廣場一主題,廉政文化根植校園、綻放社區、融入社風,不斷放大崇廉尚潔的正面強音。
培土育苗,校園廉潔文化“植廉根”
培植廉潔沃土。發揮“學在瑯琊”優秀資源,在“廉政文化進小學”試點基礎上,精心編印《瑯琊區廉潔文化進校園學生讀本》10000余冊,發放14所區屬小學368個班級,實現全覆蓋。區委出臺《關于推進“廉潔文化進小學”的指導意見》,在黨員干部和師生中開展“五項”行動、“三個”聯動、“六項”活動,《讀本》教育、演講、主題班會、課本劇、經典誦讀等活動嵌入廉潔主題,廉潔種子扎根沃土。打造“一校一品”。培育校園廉潔文化特色主題,形成一學校一品牌。滁州一小“百年涵煦”、滁州二小“兩韻三節”、滁州三小“美文化”、紫薇小學“養成”文化、瑯琊路小學 “書香文化”……“陽光下成長”校園文化藝術節、“奮發向上、崇德向善”征文、“網上祭英烈”等活動不斷升華校園廉潔主題。雙向輻射驅動。2017年,全區17所小學9所中學1462名教師自覺簽訂“廉潔從教”承諾書,用廉潔之筆寫下自律諍言。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引導學生在家庭中發揮“三大員”作用,當好父母廉政建設的“宣傳員、監督員、保潔員”,師生良性互動、學生輻射家庭、家庭帶動社會。
芬芳四溢,社區特色文化“開廉花”
家風館里口口傳廉。古道社區建成滁州市首個社區“家風家訓展館”,征集身邊家規家訓1200余條、格言警句200余篇,編輯家風家訓宣傳冊。依托展館開展“古道清風”廉政書畫展、“全民讀家規”、老黨員老模范講述家風故事等活動。開館以來,已吸引區內3000余名干部群眾現場接受教育,省內外46批1800余人次來館學習借鑒。“四個一”激發崇廉活力。制定《瑯琊區2017年“廉政文化進社區”提標擴面活動方案》,打造廉政文化廣場、廉政文化公園、廉政文化墻、廉政文化長廊“四個一”載體,各社區結合轄區特點,相繼開展“廉政詩詞進社區、清風廉韻伴我行、廉政社區七個一、全民讀家規、重溫誓詞叩問初心”等活動,各社區舉辦的“納涼晚會”成為夏季滁城街頭廣場的一道亮麗風景線。“一社區一特色”亮點紛呈。東門社區廉政詩詞大會、鳳凰湖社區“樂織小舍”、龍池社區“漢學堂”、“國粹堂”、北門社區的“北湖文化藝術節”、清澈中心的“清源凈流 不忘初心”、三里亭社區“永遠跟黨走”等社區廉政活動精彩不斷。
融合浸潤,純樸民風文化“結廉果”
進家庭廉語清清。弘揚書香四溢的家庭廉政文化,在科級黨員干部和區屬學校負責人配偶中發起家庭助廉倡議,組織300余名干部家屬參觀瑯琊區警示教育基地和廉政主題公園。組織37個社區黨員干部家屬簽訂“家庭助廉”承諾書1516份。區紀委聯合相關單位以廉潔作為重要評判標準,評出“廉潔家庭”120戶,“好媳婦”“五美女性”“五好家庭”“平安家庭”300余戶,比廉潔、比孝順、比和睦、比團結的清風正氣日益濃厚。進廣場主題鮮明。區紀委聯合區人民檢察院升級改造區級廉政主題公園“清風園”,各社區因地制宜,建成一批結自然景觀與廉潔寓意為一體的主題廉政廣場:以“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人民廣場、以“孝悌文化”為主題的菱湖廣場、以“清風雨潤鳳凰來”為主題的鳳凰湖廣場、以“文化風暖滁陽美”為主題的滁陽市民廣場……廉政文化墻、文化長廊、宣傳欄、漫畫、格言警句隨外可見,廣大干群傳廉、悟廉、倡廉。進單位廉味濃郁。走進單位,長廊上、走道旁、櫥窗內廉潔警言隨處可見,廉政書畫展、廉政攝影大賽、廉政詩詞大會精彩不斷。區工會舉辦“倡廉風揚正氣”職工廉潔文化書畫展,416幅書法、美術、篆刻、烙鐵作品既惟妙惟肖又寓意深刻,吸引5批800余名黨員干群前來觀看。
立足區情實際,以多彩的內容和靈活的形式,吸引了廣大干部群眾主動融入到廉政文化建設之中,共同唱響廉政文化合奏曲。(滁州市紀委、市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