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日前,來安縣三城鎮馮巷村農貿市場實現了一場“華麗變身”。曾經趨向廢棄化的老舊“騎路市場”,如今變身為攤位整齊排列、環境干凈清爽、顧客人頭攢動的新型市場。
三城農貿市場的改變,是來安縣紀委監委嚴格規范農村“三資”管理的縮影。去年以來,來安縣紀委監委聚焦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精心選取切入點,緊盯村級資產資源管理不規范、公款私存等“小切口”整治項目,對“三資”進行“起底式”清查梳理,切實看好守牢集體“錢袋子”。
此前,三城鎮紀委工作人員在走訪中了解到,位于馮巷村的三城農貿市場由于長期缺乏有效管理,設施老舊、污水亂排、貨架堆放雜亂、占道經營普遍,尤其是每逢農歷三、六、九的趕集,小攤販們以街為市,“臟、亂、差”成了常態,存在突出的交通安全隱患,群眾意見很大。在摸排到上述情況后,鎮紀委立刻發放工作提示單,督促鎮政府積極履職擔當,針對存在的問題立行立改、整改到位,切實改善農貿市場交易環境。在鎮紀委的持續跟進監督下,鎮政府聯合農業農村、住建等部門多次召開專題工作會議,謀劃和建設新農貿市場。經規劃建設,如今的三城農貿市場地磚防滑干凈,水溝排水流暢、攤位整齊有序、經營范圍廣泛,還引入現代化的支付系統和電子顯示屏,市場信息陽光化、透明化,有力有效地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為確保村民得到真實惠,三城鎮紀委與駐縣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發揮聯動監督作用,督促農業農村局靠前服務、主動履職,指導村集體和銷售商戶簽訂合作協議,保障村集體每年獲得4萬元兜底租金收益,同時參與市場經營收益分紅,每年可得分紅約10萬元,有效盤活了鄉村閑置資源,帶動了農村集體經濟發展。
“下一步,將持續聚焦農村‘三資’管理,督促加強資源整合,盤活閑置資產,將閑置資產轉化為發展資源,激發農村發展活力,更好護航鄉村振興。”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滁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