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我國經濟發展進程中,我們要不斷為民營經濟營造更好發展環境,幫助民營經濟解決發展中的困難,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變壓力為動力,讓民營經濟創新源泉充分涌流,讓民營經濟創造活力充分迸發。作為我國第一部專門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民營經濟促進法對科技創新給予特別關注,專設一章支持、保障民營經濟組織進行科技創新,具有深遠意義。
民營經濟已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力量,尤其在推動科技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民營企業在前沿技術突破、重大技術攻關方面表現出色,涌現一批世界級企業和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新興企業,有力推動了我國科技自主創新和高質量發展。
民營經濟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成就離不開黨和國家的正確方針政策和鼓勵支持。我國憲法和法律法規對平等保護民營企業、推動民營企業科技創新作出了一系列規定。同時,從科研項目扶持到人才政策傾斜,黨和國家接連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為民營企業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這些都為民營企業在科技創新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民營企業創新活力強、生產效率高、對市場需求反應快,往往能夠積極擁抱新技術、敢于試錯。這些都是民營企業在科技創新領域勇立潮頭、奮力爭先的優勢所在。當前,民營經濟在市場準入、要素獲取、服務供給等方面還面臨一些問題,民營企業自身創新發展能力也存在一些薄弱環節。進一步優化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制度環境,對于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當前,中美在高科技領域競爭日趨激烈,在這樣的背景下,充分發揮好民營經濟在科技創新方面的獨特優勢,不斷激發民營經濟科技創新活力,更好發揮民營經濟在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的關鍵作用,對于我們最終贏得這場競爭的勝利意義重大。民營經濟促進法設立“科技創新”專章,正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重要論述精神、不斷拓展民營經濟在科技創新領域的發展空間的制度考量。
要全面準確落實民營經濟促進法鼓勵支持民營經濟科技創新的法律要求。一方面,要堅決破除民營企業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各種障礙。只有保障各種所有制企業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才能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從而增強民營企業創新效力。為此,要積極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向民營企業開放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為民營企業技術創新平等提供服務,支持民營企業依法參與數字化、智能化共性技術研發和數據要素市場建設等,降低民營企業創新門檻和成本,更好釋放其創新潛力。
另一方面,要切實加強對民營企業原始創新的保護。只有依法平等長久保護民營企業及其經營者的知識產權,才能從根本上激勵民營企業進行創新,助推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為此,要加大創新成果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實施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依法查處侵犯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和侵犯商業秘密、仿冒混淆等違法行為。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區域、部門協作,努力為民營企業提供各類優質知識產權服務,為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吃下“定心丸”,提升其創新持久定力。
同時,要鼓勵民營企業積極培養使用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完善民營企業創新人才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機制,鼓勵校企合作共建產教融合共同體,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制定職稱評審標準,促進各類創新人才向民營企業合理流動、有效配置,充分發揮人才在民營企業科技創新中的重要作用。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深入發展,民營企業在科技創新領域前景廣闊、大有可為。讓我們深入貫徹民營經濟促進法,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把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實體經濟為根基,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創新主體活力,確保民營企業保持破冰前行的銳氣和久久為功的定力,向“新”而行、向“高”攀登,努力為推動科技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等作出更大貢獻。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