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隨著生態環境文明建設的大力推進,人民群眾對生活環境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來,滁州市紀委監委認真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多舉措加強生態環保監督,護航群眾生活的“綠水青山”。
上下聯動,開展生態專項監督。將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納入年度專項監督工作,重點圍繞歷年來中央、省生態環保督察交辦問題和國家、省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涉及問題等開展監督。將整改不到位、推進緩慢、銷號不及時的問題作為市紀委監委“五方聯動”大監督、下沉一線督導和日常監督的重要內容,發揮“室組地”聯動監督優勢,強力推進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改徹底、改到位。截至目前,中央和省級層面共交辦突出生態環境問題1463個,已整改銷號1423個,完成率約97%,剩余問題按照序時進度推進整改。
聚焦重點,督促辦好民生實事。通過大信訪、“12345”、網絡輿情等渠道篩選出79個群眾反映強烈、訴求集中的生態環境問題,并帶著問題深入一線調查了解情況,對辦理回復存在問題、辦理滯后、未辦理到位的,逐一提出要求,壓實職能部門責任,督促及時辦理到位。同時深挖徹查問題背后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風腐同查,確保群眾利益得到合理保護。今年以來,已督促生態環境等職能部門發現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59個,推動解決158個,治理66條農村黑臭水體,取締關閉“散亂污”企業33家,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民生實事。
厘清責任,建立完善長效機制。突出加強生態環保的源頭治理,聯合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工作的通知》,從“三個責任”入手,進一步壓實部門主體責任,強化屬地監管責任,落實紀委監督責任。同時,市紀委監委厘清對口聯系室、駐市生態環境局紀檢監察組和縣級紀委監委三方的職責定位和工作任務,制定了《駐市生態環境局紀檢監察組與縣(市、區)紀委監委協作配合機制(試行)》,明確信息聯通、線索聯處、監督聯動、辦案聯合的“四聯”工作機制,推動協作配合工作更加具體化、規范化。
嚴肅問責,深化以案促改促治。今年以來,市紀委監委加大對生態環境領域的問責力度,先后查處了水環境治理不力、填庫造地、企業弄虛作假等一批有影響力的生態環保案件。截至目前,全市生態環境領域已立案查處45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32人,下發紀檢監察建議15份,在全市生態環境領域形成了強有力震懾。同時,市紀委監委推動市生態環境等職能部門開展以案為鑒,堅持舉一反三,聚焦典型案例,主動排查發現問題243個,全力推進完成整改212個。(滁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