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組織的提醒談話猶如一針‘清醒劑’,不僅讓我深刻地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也更深切地感受到了組織的嚴管厚愛,我一定舉一反三,認真汲取教訓,及時改正自身存在的問題,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履職盡責。”日前,阜南縣紀委監委派駐教育局紀檢監察組對某縣直單位工作人員進行談心談話后,該名干部深有感觸地說道。
近年來,該縣紀委監委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則,把精準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作為加強黨員干部教育管理監督的重要抓手,聚焦不同崗位的廉政風險點,對在監督檢查、審查調查等方面發現的黨員干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精準有效運用“第一種形態”及時進行提醒教育,防止“小病”變“頑疾”,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管黨治黨新常態,不斷筑牢第一道防線。截至目前,全縣紀檢監察機關運用第一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682人次,占總人數的60.6%。
“我們因人施策,精準把脈,針對不同對象的崗位特點,抓住具體問題癥結,對‘癥’下藥,制定談話方案,及時幫助黨員干部認清問題、糾正錯誤,確保‘第一種形態’用到‘點上’、戳到‘痛處’。”該縣紀委監委案件監督管理室負責人介紹。
同時,該縣紀委監委把常態化警示教育作為增強黨員干部廉潔從政的重要抓手,通過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參加職務犯罪庭審旁聽、到市黨風廉政教育中心接受警示教育等方式,引導黨員干部筑牢廉潔思想防線。對新提拔的領導干部打好廉潔從政“預防針”,常態化開展干部任前廉政談話,引導干部正確履職擔當,做到提醒在前、教育在先。緊盯關鍵時間節點,利用淮上清風微信公眾平臺、阜南紀檢監察網等載體,常態化敲警鐘、明底線,教育引導全縣黨員干部警鐘長鳴、遵規守紀。
“運用好第一種形態是實踐好‘四種形態’的關鍵。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在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上下功夫,幫助黨員干部糾偏止錯、放下包袱、輕裝上陣,讓監督執紀更有溫度。”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阜陽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