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問您認為鎮黨委在推動生態養殖及水質提升方面做得怎么樣?”“您認為水陽鎮幼蟹品牌打造效果如何?”……前不久,一場別開生面的巡察反饋問題整改情況評估測評會在宣城市宣州區水陽鎮拉開帷幕。
在“中國幼蟹第一鎮”的水陽鎮,幼蟹培育面積達3.5萬畝,年平均產量突破10億只,占全國幼蟹市場的1/7,是全國最大的幼蟹產地之一。然而,在2023年宣城市委提級巡察的反饋意見中,該鎮被指出存在“生態養殖科學化水平不夠高”“水產養殖業品牌效益有待提升”等問題。
針對反饋的情況,區委巡察辦統籌督促水陽鎮黨委制定7項整改措施,扎實推進整改任務落地落實。該鎮加快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建設,積極做好引水工作,改善圩內水循環;優化生態養殖方案,探索稻蟹共生模式,提升幼蟹產品品質。大力培育和推介區域公用品牌,“金寶圩”幼蟹榮獲第六屆中國國際現代漁業暨漁業科技博覽會“推薦優質水產品”稱號,擴大了品牌影響力。
為全面客觀評價巡察整改成效,區委巡察辦健全完善《巡察反饋問題整改成效評估辦法(試行)》,將“四個類型”“四個維度”內容納入評估指標體系,分設7項指標,針對不同的巡察對象,加入個性評估指標,采取專項測評、民主測評和公共測評等方式量化評分。評估結果分為“好”“較好”“一般”“差”四個等次,并與黨建考核、提醒約談、追責問責、巡察“回頭看”等工作機制掛鉤。
“成效好不好,群眾來評判。”本次評估測評會,邀請了機關干部及村黨組織負責人、“兩代表一委員”、農業企業及經營大戶現場評分。“通過循環流水養殖,稻蟹共生養殖模式,我公司蟹種平均產量較以往高出10%,畝均增效明顯。”區政協委員、宣城金水源農業開發公司董事長韓傳寶由衷感言。據悉,干部群眾對該鎮整改成效評價較高,本次測評得分為96.8分,達到“好”的等次。
“十四屆區委以來,我區巡察發現問題3140個,完成問題整改3055個,到期完成率97.3%。”區委巡察辦主要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們將不斷健全完善巡察整改全周期的責任體系和制度流程,切實提升整改事項到位率、移交線索辦結率、人民群眾滿意率,以高質量整改助推高質量發展。”(宣城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