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此次澄清正名讓我徹底卸下了思想包袱,消除了心理負擔,更加堅定了干事創業的信心和決心。”近日,涇縣紀委監委舉辦了一場失實檢舉控告澄清正名發布會,該縣汀溪鄉蘇紅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蔣某某發自肺腑地說道。
為進一步健全完善擔當作為激勵機制,推動容錯糾錯工作精準化、規范化、程序化,縣紀委監委堅持“嚴”的基調和“實”的要求不放松,結合實際制定印發《關于開展精準容錯免責促作為行動實施方案》,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聚焦深化改革、招商引資、重點項目建設等,精準開展容錯免責,為敢闖敢試“亮綠燈”,為敢作敢為“兜住底”。
“開展容錯糾錯免責,是化解干部‘后顧之憂’、打消‘洗碗越多摔碗越多’顧慮的重要舉措。對于充分調動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縣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主任介紹說。
近年來,縣紀委監委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激勵與約束并重,認真貫徹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建立完善《涇縣黨政干部容錯糾錯工作辦法》《關于遭受錯告、誣告陷害黨員干部澄清正名工作辦法》,創新建立容錯免責“正、負面”清單,細化容錯判斷標準,從動機態度、客觀條件、程序方法、性質程度、后果影響和挽回損失等方面綜合分析研判,科學劃清“可容”與“不容”的明確界限,防止容錯糾錯走偏變形。
容錯不是最終目的,重點在于及早糾偏和及時補救。縣紀委監委明確對予以容錯免責的干部,在干部考核、評先評優、選拔任用、職務職級晉升、職稱評聘等方面一般不受影響,疊加放大“容、糾、治”的綜合效果。同時,抓好宣傳引導,做實做細政策宣講、典型通報等工作,對辦理的容錯案件,綜合考慮影響,在一定范圍內通報或進行宣傳解讀,最大限度發揮“容錯一個、激勵一片”的正向效應。
“下一步,我們將用好用活容錯糾錯機制,推動容錯糾錯工作常態化、規范化和制度化,精準有效地為探路者護航,為敢擔責、能干事的實干者撐腰鼓勁,樹立發展為要、干事為重、激勵在先、容錯在前的良好氛圍。”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宣城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