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感謝組織對我的關心和厚愛,我已經認識到了自己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存在的問題,今后我將繼續秉持公心,更加勇于擔當、積極作為。”近日,在接到貴池區紀委監委予以容錯的決定后,唐田鎮某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夏某某坦言,“容錯免責機制給我們吃下了‘定心丸’,讓我們在工作中探索創新、敢闖敢試更有底氣了。”
此前,貴池區紀委監委收到群眾舉報反映夏某某利用職務之便虛報冒領糧食補貼等問題。經第六紀檢監察協作區提級核查,該問題不屬實,但該村在涉農補貼申報程序上存在違規行為。由于核查中發現該筆糧食補貼涉及水田經營主體存在爭議,屬歷史遺留問題,而且夏某某的出發點是為了推動工作,為了維護實際種植人利益,避免其因錯過涉農補貼申報時限造成經濟損失,區紀委監委經研究決定對夏某某予以容錯免責。
去年以來,貴池區紀委監委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與約束并重,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通過確定免責情形、主動告知容錯權利和申請容錯不加責等方式,進一步健全容錯糾錯機制,激勵黨員干部敢于擔當、勇于作為,營造積極健康、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
針對前期調研發現的全區不少黨員干部對容錯糾錯適用情形不了解、在容錯過程中怕擔責任等問題,區紀委監委提請區委修訂完善容錯糾錯實施辦法,形成《池州市貴池區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實施容錯糾錯工作辦法(試行)》,進一步厘清“可容”邊界、設置“不容”底線,規定10項容錯減責“正面清單”和6項不予容錯“負面清單”,明確黨委、紀檢監察機關、組織人事部門為認定和實施容錯糾錯的主體。同時,設計《容錯事項告知書》,主動向問責追責對象送達并告知其享有申請容錯的權利、容錯適用情形以及申請程序,并明確規定申請容錯后不得加重當事人責任,消除黨員干部關于容錯糾錯適用情形、工作程序方面的認知盲區。
為精準有效開展容錯糾錯,打消干部的思想顧慮,在此次容錯糾錯工作辦法修訂中,貴池區紀委監委制定決策風險事前報備制度,規定有關單位或個人可以對干事創業過程中,由于政策界限不明等原因存在被追責問責風險的事項實行事前報備,風險報備情況可作為容錯重要參考和核查依據。
實踐中,該區紀委監委準確把握“嚴”和“寬”的關系,通盤考慮、統籌謀劃,將澄清正名、教育回訪與容錯糾錯貫通融合、一體發力,與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相結合,建立激勵保護機制,持續釋放嚴管厚愛的疊加效應,鼓勵廣大黨員干部愿擔當、敢擔當、善擔當。近年來,該區紀委監委先后為43名受到失實檢舉控告的黨員干部和黨組織進行澄清正名。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推動容錯糾錯工作走深走實,關鍵在落實。”貴池區紀委監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在監督執紀問責過程中,精準甄別‘為公’還是‘謀私’,準確區分‘工作失誤’還是‘蓄意違規’,大膽容錯糾錯,旗幟鮮明力挺實干者、嚴懲慵懶者、查處誣告者、正名清白者、寬容失誤者,真正讓容錯糾錯機制落地見效。”(池州市紀委監委)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