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高標準農田里竟然有幾千畝養殖坑塘,當地干部怎么會發現不了?”日前,安徽省五河縣紀委監委專項核查組工作人員來到該縣部分鄉鎮,對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進行實地核查。
前不久,安徽省紀委監委對省審計廳移交的19個縣(市、區)高標準農田建設管理專項審計指出的具體問題,分別交有關省轄市紀委監委,要求督促責任地區落實整改責任、嚴格驗收銷號。五河縣一些高標準農田被挖塘用于養殖等問題就在其中。
五河縣紀委監委收到督辦函后,對該縣35個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進行核查,發現由于當地推廣稻漁綜合種養,部分鄉鎮默許擴大挖塘養殖面積,沒有履行好管護責任,有關單位監管指導也不到位。為此,縣紀委監委督促對審計發現問題進行整改,并對部分鄉鎮分管負責人及有關單位責任人作出處理。
跟進監督高標準農田建設管理專項審計發現問題整改,是安徽紀檢監察機關用好審計監督成果的具體實踐。近年來,安徽省注重加強與審計機關協調配合,建立健全信息溝通會商、線索移送及辦理反饋、聯合監督檢查等協同聯動機制,推動做好審計發現問題整改查糾的“后半篇文章”,有效發揮了審計在反腐治亂方面的重要作用。
“‘紀’與‘審’各有所長,二者有效協同聯動,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增強監督效能。”安徽省紀委監委駐省審計廳紀檢監察組組長張峰說,紀檢監察機關借力審計發現的問題,拓寬了線索來源,通過查辦案件、精準處置等手段,可以形成監督的強大約束力和震懾力。
此前,安徽省多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紀檢監察監督巡視巡察監督與審計監督貫通協同高效的若干措施》,并列出重點任務清單,為該省推進紀巡審聯動提供了制度遵循。2023年以來,該省進一步細化工作措施,深化拓展聯動領域,省紀委監委有關部門與省審計廳相關處室探索建立推動鄉村振興協同工作機制、印發派駐機構與單位內部審計部門聯動工作指引等,推動形成紀審聯動的監督合力。
在省紀委監委帶動指導下,安慶市紀委監委與市審計局聯合制發暫行辦法,規范審計移送問題線索的范圍、程序、文書,明確對口協調聯系的科室,以及移送后的線索處置流程等。蚌埠市紀委監委加強與審計機關在反腐敗工作中的協作配合,建立審計報告抄送、信息資料雙向提供、線索移送和處置結果反饋等工作機制。寧國市紀委監委建立完善與審計機關“計劃共商、信息共享、問題共判、整改共促、成果共用”協作配合機制,有效發揮紀審聯動“1+1>2”的疊加效果。
“專項審計中發現的蛛絲馬跡為我們查辦案件提供了重要線索,這也是案件的突破口。”近日,宣城市郎溪縣紀委監委與該縣審計局召開紀審聯動經驗總結會,對前期查處的某省級糧食儲備庫違紀違法案件進行復盤。
此前,郎溪縣審計局在審計該省級糧食儲備庫財務賬目時發現,會計姚某某在儲備庫收購、銷售省儲備糧縣儲備糧等過程中存在違規使用個人儲蓄卡結算貨款等問題。根據審計移交問題,辦案人員精準發現和印證了相關問題線索。最終,姚某某等5名糧倉“碩鼠”因侵吞、騙取國有資產受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并被追究刑事責任。
“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期間,全省審計機關共向紀檢監察機關移送問題線索200余件,經深入調查,300余人受到處理處分。”張峰介紹,在全省開展的高標準農田建設管理專項監督和城市綠化工程、醫藥等重點領域腐敗問題整治中,紀檢監察機關或運用現有審計成果,或推動同步開展專項審計,紀審聯動的監督疊加效應得以凸顯。
安徽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紀審聯動不止于審計發現問題線索的移送和問題的整改查糾,借助審計力量協同辦案也是重要方面。下一步,該省紀委監委將持續探索在信息共享方面進一步強化合作,加強對審計發現問題的會商研判,凝聚問題整改合力,努力形成銜接順暢、保障有力、協調高效的紀審聯動監督工作格局。(本報記者 陳多潤 通訊員 鄭婧)
手機站
客戶端
微信
微博
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察委員會 |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
合肥市包河區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230091
ICP備案:皖ICP備07004725號-31
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